新聞頻道 > 評論 > 正文

                馬滌明:官方“辟謠謊言”不能說了白說

                2013-05-25 09:35 來源:新京報

                  或許正因說了白說,無需有人擔責,慣性否認的官方“另類謠言”動作才如此流行。

                  5月22日凌晨前后,一條關于某豪華會所老總請某官員消費的微博瘋傳網絡。23日上午11時許,大河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得消息,事件主角為項城市工商局副局長田洪志。(5月24日《大河報》)

                  前一日,項城市委宣傳部還在否認,“這些(田姓)局長21日都沒有到鄭州出差”,工作人員稱可能是惡搞或會所的炒作。僅僅一天,這樣的謊言就被戳穿了。

                  近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曾怒斥用謊言“辟謠”現象:公權不能為個人背書。而每遇負面消息必否認,幾乎不假思索張嘴就來,早已成為一種慣性。或許正因說了白說,無需有人擔責,慣性否認的“另類謠言”動作才如此流行。

                  官方機構、政府官員,話語權上擁有天然優勢,而這種靠公權力形成的優勢,一旦不分青紅皂白對輿論監督進行打壓,用謊言來“辟謠”,實際上最終都會反打在自己臉上。而部門可以不擔責,官員個人也總是“啥事沒有”,但總體層面的政府公信蒙受損失卻是不可估量的。結果就會導致官方的“辟謠”越來越沒人相信,甚至適得其反——官方越否認、越辟謠,公眾越反信其有。一些地方從中不該反思、檢討些什么嗎?

                  然而,一些部門、一些官員可以認為謊言式“慣性否認”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可如果很多部門包括監管部門、上級部門都拿政府公信不當回事,全都放任政府部門為個人的錯誤背書,對有“另類謠言”之稱的官方謊言行為每每視而不見,恐怕早晚要“了不得”!

                  (馬滌明 職員)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