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京廣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北京至廣州的時間縮短至8小時左右,全線貫通28個城市,首列京廣高鐵G801次基本滿員。
京廣高鐵的正式開通運營,“高鐵時代”實至名歸。“被高鐵”、“被高價”會否尾隨而來?這一回,高鐵逐普列,相煎不太急。廣鐵集團表示:“京廣高鐵開通后,京廣線依然保留了183對普速列車,我們并沒有得到任何要減少開行對數的消息。”而且,票價機制雖未逆轉,但各檔次座位數量的設置也還算合理,商務座、特等座數量大約只有3%。以G801次為例,車上只有24個票價為2727元的商務座,票價1383元的一等座有162席,票價為865元的二等座有838個。
不過,京廣高鐵首日上座率的飄紅,并不意味著老百姓完全認同高鐵的票價。據記者調查,商務和公務出差人士占70%左右,另外還有一些“高鐵愛好者”專程來體驗首日運營。普通旅客所占比率偏低,折射出的是對票價的不認可。雖然鐵道部承諾元旦后票價下調3元,但區區3元降幅太低。有網友就調侃說:“票價上千元只降3元,跟往長江里打一個雞蛋,請全國人民喝蛋湯一樣。”高鐵票價,真的只有區區3元的降價空間?距離2013年春運只有一個月了,京廣高鐵的貫通,是否會出現“空蕩蕩的高鐵,滿當當的春運”的尷尬局面?
京廣高鐵須承載惠民的誠意。
競爭出生產力,競爭出惠民力。京廣高鐵的開通,已逼迫民航機票打折。目前京廣線上已經出現了“白菜價”機票,廣州至長沙跌至170元起,廣州至北京460元起,即使加上民航發展基金和燃油費,部分城市間的機票價比高鐵票價還便宜。競爭是價格公平合理的捷徑,票價是競爭的重要載體,京廣高鐵要拿出更多參與競爭的誠意。
科技給力交通,交通惠及民眾。只有各種交通運輸工具積極競爭,比價格、比時間、比服務,才能最終讓公眾得到實惠——降低出行成本、節省旅途時間、獲得更優服務。惠民不局限于票面上的價格優惠,還應有更多的衍生價值。可以預料,利用高鐵的物流體系,其成本相比航空運輸要節約很多,且受天氣制約的因素要少得多。
“高鐵經濟”是一個宏觀概念,京廣高鐵要“快遞”民生利好,釋放更多的能量——市場經濟的正能量、改善民生的正能量。只有更加眷顧民生、注重細節,才能塑造優良品質。( 禹振華 王旭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