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評論 > 正文

                沁陽市醫改:破解“以藥養醫”有路徑

                2012-07-10 16:26 來源:中原映象網

                  (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評論中心 金聲 良言)4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今年要在全國選擇300個左右的縣(市)進行縣級醫院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徹底解決“以藥養醫”這一難題。為此,記者走訪了去年9月就取消了藥品加成的沁陽市醫療機構。

                  作為當時全國縣級醫院綜合改革的試點之一,沁陽市率先向“以藥養醫”難題開刀,在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所有藥品實行了零差率銷售。

                  市衛生局副局長王玲不無自豪地說:

                  “國家規定的是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而我們現在不光是基本藥物取消了“藥品加成”,而且所有藥品都實現了零差率銷售,政府都負責補償,群眾的受益面更大了。”

                  所謂“藥品加成”,是國家政策。政策規定: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銷售藥品,以實際購進價為基礎,可順加不超過15%的加價率作價銷售。

                  那么,“藥品加成”取消之后,沁陽當地群眾有沒有感受到實惠呢?在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大廳記者遇到了患者郜女士,她說:

                  “藥價便宜多了,原來感冒得花2、3百塊錢,現在百十塊錢就解決了,醫院墻上掛的有價格表,也很透明。”

                  說到“以藥養醫”,最為社會詬病的其實不是醫藥加成,而是大處方問題。那么,沁陽市醫療機構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的呢?

                  市衛生局醫政科科長白正利告訴記者:

                  “我們市衛生行政部門實行十大指標的監管措施。衛生行政部門和各公立醫院每月都開展藥品專項檢查和處方點評。對藥品收入和抗菌藥物收入前10位醫生的處方進行重點監管。如果發現有超常處方,對醫生進行警示,如果連續3次出現重大違規行為,我們衛生局將在全市范圍進行處理,取消醫生的處方權最少是半年以上。不過,我們至今還沒有發現重大的違規現象。”

                  除了嚴格的監管之外,沁陽市醫療機構釜底抽薪,改革了醫生處方和收入掛鉤的分配機制。

                  第二人民醫院內一科主任王沁生說:

                  “以前是“以藥養醫”,現在不是了,大家都是規范用藥。不存在病人多了開大處方,就能夠收入高了,不存在這個情況。我們現在開出的處方和工資沒有一點關系,不掛鉤,因為現在是藥品零差價銷售。”

                  “以藥養醫”頑癥之所以難以破解,還因為醫藥企業和醫院、醫生之間往往存在著利益輸送。為了斬斷這一利益鏈條,沁陽市衛生局成立了醫藥采購管理中心。

                  負責醫藥采購管理中心工作的王玲副局長強調: “沁陽市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嚴格執行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各公立醫院藥品采購計劃先報給醫藥采購管理中心,經我們審查后統一上報焦作市藥品采購中心,統一審核、統一采購。我們最大的亮點就是,我們(沁陽)藥品統一實行了國庫統一支付,切斷了藥品配送企業和醫院之間的利益。藥品生產廠家和醫院、醫生是不見面的,結算都是在我們管理中心柜臺上進行的。”

                  藥不再養醫了,那么醫靠什么來養呢?首先,沁陽市政府對公立醫院進行財政補貼,彌補藥品加成取消帶來的資金缺口,保證了醫院的正常運行。

                  王玲副局長介紹說:“醫改之前可以說政府是沒有補償的對公立醫療,醫療機構是事業差供政府有補差,但是其實前幾年政府是沒有補的。也就是我們通過醫改以后,政府也下定決心想讓我們沁陽公立醫院改革走在前列。去年沒有實行改革之前,根據藥品測算我們測算出一年(補)650萬就行了,結果從去年9月份到今年3月份,不到半年的時間我們現在已經補了450萬了。”

                  其次,沁陽市按照相關政策上調了醫療技術服務價格,提高醫護人員的技術性收入。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