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評論 > 正文

                安裝GPS就能禁得住公車“私奔”嗎?

                2012-03-20 08:09 來源:河南商報

                  為杜絕公車私用、亂停亂放、超速行駛等公務車輛違規行為,四川省南充市內的法院、煙草公司、電業局、公交公司等四部門今年3月先后出臺有關公務車輛管理辦法,對本單位、本系統所有公務車輛實行科學化管理,截至目前,四部門已有1034輛公務用車安裝了GPS定位系統。(3月19日新華網)

                  安GPS禁公車私用,技術很豐滿,效果很骨感。盡管從技術上說,GPS很先進,拿來禁公車私用也綽綽有余,外國也有成功的先例,瑞典政府設計了一套公務車監控系統,在每輛公車上都裝有GPS系統,并且效果很好。但是,把外國的GPS禁公車私用技術移植到咱們這兒,似乎就有點南橘北枳的意思了。

                  就拿南充市法院的GPS定位系統來說,至少有兩方面“水土不服”。其一,GPS不過是內部監督,公車私用監督誰不監督誰,權力在單位領導手里,公車私用處理誰不處理誰,權力也在單位領導手里,這種靠領導良心和魄力的監督有多大效果?其二,GPS敢監督領導公車私用嗎?公車私用的監督權在單位領導手里,領導會自己監督自己嗎?自己監督自己會有多大效果?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GPS禁公車私用為什么在國外管用,到咱們這兒就“水土不服”了呢?關鍵就在于人家的公車使用信息公開、財務公開,接受公眾監督,倒逼官員不敢公車私用。反觀咱們呢,公車使用信息不公開、財務不公開、處理不公開,公眾難以監督,這才有了根本的“水土”之異,土壤不翻新,借人家“方子”也難管用。

                  整治公車私用,咱們可謂用盡了“方子”,從節假日封存公車,到公車拍賣、給公車貼標簽,再到使用GPS定位,都不過是治標不治本之術,如果沒有公開和問責,再神奇的GPS也難禁得住公車“私奔”。另外還應考慮,GPS監管公車的成本是否過高,是否能取得應有成效,這種大規模的政府采購會不會制造新的腐敗機會?

                  ■陳強(職員)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