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株洲市石峰區召開“能力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全區所有副科職以上干部、“80后”干部、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共500人參加。大家沒想到的是,會議進行三分之二后,“搖身一變”成為一場突擊考試。有人直呼玩了一把心跳。
與其說株洲市石峰區組織的這次突擊考試是一個新穎的創意,不如說可以成為公職人員日后考核的一種新走向。在這次突擊考試中,我們看到的是與以往僵化、機械的考核數據相比完全不同的新模式,如果說以往的考核模式會助長惰性、滋生不公,那么這種新模式則除了形式上的變化之外,還能進一步督促公職人員注重平時積累,在工作中緊密聯系實際,沒有更多的余地可供耍滑取巧。
這次突擊考試無疑是一塊“試金石”,500人的考場,形態各異,有胸有成竹的,有糾結萬分的。面對考題時的反應,已經非常鮮明地呈現了公職人員知識積累的程度以及對工作的把握度。突擊考試的題目主要圍繞公職人員平時的工作來制作,這是對官員們要“熟知其位、善謀其政”的一種提醒,若人浮于事、敷衍塞責,則必定在試卷上有所體現。
這次突擊考試,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算正式的官員政績考核,它只是劍走偏鋒地對公職人員及其工作效果進行摸底,但我們仍然可以大膽設想將其作為考核體系中的一個環節,日后靈活運用到公職人員的考核制度中去。出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傳統官場思維的影響,不少公職人員對本職工作并無十分的積極態度,但這樣的公職人員只要不出問題,對其考核結果基本無甚影響,而類似突擊考試這樣的考核方法,則可具體體現公職人員的個體水平,給混日子的公職人員敲響警鐘。
盡管只是一次試探性的考試,卻仍然令參考的公職人員意識到了平時工作中的不足,有個別官員考完后立即回家翻書“惡補”。這種突擊考試對一些不太關注如民生等問題的公職人員來說,不啻于是種“刁難”,但這種“刁難”是政府實行現代化管理與考核的一種必須。這種打破舊有流程,以能力探察為目的的突擊,對習慣了被動的公職人員是非常必要的良性驅動,驅使他們更廣泛地關注各種社會議題,同時培養積極作為的工作習慣。
一次突擊考試,參與的不僅僅是具體的公職人員,更有一個地方在管理、考核這一領域的全新思維與模式突破。在諸多的社會問題都有待解決的前提下,這種突擊考試無異于一次有著非常意義的訓練,訓練的是公職人員應愈加與社會實際相連的主動性,同時也提高了政府部門對公職人員如何掌握工作進行引導的有效性。
本網評論員 張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