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胡景儀(左)獲得聯合國維和證書。
圖為胡景儀與南蘇丹兒童在一起。
中新網12月7日報道,結束為期13個月的聯合國維和任務,二次參加維和的廣西桂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調查科副科長胡景儀11月回到了祖國。12月6日,再次與記者談及這一年多的維和工作經歷時,胡景儀表示,能再次作為桂林警察的普通一員代表廣西,代表中國,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與其他國家維和警察一道,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他特別自豪和驕傲。
2012年10月,第二次作為維和警察,胡景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機關組建的維和警隊隊員共13人,遠赴南蘇丹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南蘇丹于2011年7月9日宣布獨立,常年戰亂及部落沖突使得這個國家經濟機構癱瘓,民生凋蔽,搶劫、槍擊等惡性違法犯罪案件屢見不鮮。
胡景儀介紹說,在南蘇丹任務區,廣西維和警隊的13名隊員被分散部署在5個不同的州,崗位包括情報分析、外交保護、社區警務、交通管理、后勤支持等多個位置。13個月來,隊員們經歷并成功應對了瓦屋騷亂,倫拜克武裝沖突,瓊萊州潰兵侵襲,朱巴聯合國營區保安大罷工,南蘇丹總統解除副總統職務并解散內閣政治事件等沖突動亂。
“現在當地派出所里的常規武器就是沖鋒槍,路邊放羊放牛的當地百姓都身背AK47。”胡景儀提到,由于常年戰爭,散落在民間的槍支不計其數,以致當地武裝搶劫案件發案率居高不下。他在卡坡依塔調查一起部落沖突中發生的殺人案時,村子外圍突然響起了密集槍聲,頓時人群騷動。事后才得知,槍聲源自該村一村民用自家AK-47射擊盜牛賊。
2013年4月底5月初,南蘇丹武裝團伙之間發生交火,大批政府軍傷兵在卡坡依塔停留。該地連續發生槍擊流血事件,傷及多名無辜百姓,引起了極大恐慌,周邊環境高度危險。
作為卡坡依塔維和警察點的負責人,胡景儀要求大家每天上班攜帶防彈衣,防彈頭盔和緊急撤離包,在加強自身防護的同時,利用一切可能的資源,四處采集信息,仔細研判,帶領隊伍最終安全度過難關。
除了面對混亂的治安局勢,時刻警惕來自武裝犯罪團伙的威脅,當地食品嚴重短缺也是一大考驗。維和警察們主要依靠國內帶去的干菜、掛面度日。為補充營養成分,隊員們每日需服用從國內帶去的維生素。
在廣西維和警隊里,胡景儀被譽為“維和種菜教父”。第一次在利比里亞維和期間,他成功擁有過自己的小菜園子,有效解決了吃不上蔬菜的難題。但在南蘇丹,酷熱的氣候讓這個種菜教父也犯了難。
素有“世界火爐”之稱的南蘇丹全年平均氣溫近30度,最高氣溫達60多度。當地除了少量的牛羊肉和洋蔥、西紅柿、紅薯外,基本上鮮有常見的肉食和蔬菜。
“當初出國的時候,我信心滿滿地帶了不少菜種,如大白菜、小白菜、西紅柿、豆角、蘿卜和生菜等,美其名曰 發展非洲農業 。”胡景儀說,自己帶過去的所有種子,最后只有幾顆西紅柿和一顆豆角破土而出。
面對南蘇丹戰亂頻繁,瘧疾、登革熱等惡性傳染病肆意,各種生活物資匱乏……胡景儀與中國第二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隊員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出色完成了聯合國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獲得了聯合國“和平勛章”和證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