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11時07分,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風云三號03星搭乘“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直上云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風云三號是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目標是實現全球大氣和地球物理要素的全天候、多光譜和三維觀測。風云三號衛星觀測資料和產品的主要用戶包括氣象、海洋、農業、林業、環保等部門,廣泛應用于天氣預報、氣候預測、災害監測、環境監測、軍事活動氣象保障、航天發射保障等重要領域,特別在臺風、暴雨、大霧、沙塵暴、森林草原火災等監測預警中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張鵬介紹說,風云三號03星充分繼承了A/B星的成熟技術,核心遙感儀器技術狀態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性能。星上搭載了12臺(套)遙感儀器,進一步提高了空間探測精度。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為新增載荷,提升了全球大氣三維和垂直探測能力。
據悉,風云三號03星經過在軌測試后將投入業務運行,并接替A星作為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天基氣象觀測的主業務衛星,從而使我國全球觀測數據的時間分辨率從12小時提高到6小時。
張鵬介紹,風云三號衛星觀測獲取的全球溫、濕廓線以及云、輻射等氣象參數,可以為天氣預報,特別是全球中期數值天氣預報提供參量,提高預報精度。星載微波探測儀器能夠穿透云層觀測,可以得到臺風熱力學結構,提高臺風移動路徑和降水量預報精度。實現每日對全球臭氧和南北極冰川分布的動態監測,為南極臭氧洞和冰川融化等熱門氣候事件科學分析提供依據。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說,從風云一號到三號,無論是載荷數量還是衛星質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風云三號03星的成功發射,必將提高我國數值預報準確率,也標志著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真正達到穩定的可滿足業務需求的水平。 (記者潘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