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機步旅演習當“藍軍”最怕子彈“不夠”

                2013-08-23 07:58 來源:解放軍報

                    最怕敵人“打不死”

                  堅守核心陣地的七連排長易金金告訴筆者,他不怕“敵人”多,就怕“打不死”。有次對抗中,他率領戰士對著“敵人”接連開槍,卻不見“敵人”身上的激光器材冒煙。原以為是自己的激光槍出了毛病,檢查時一不小心“走了火”,自己冒起了藍煙。因此,他高度懷疑紅方有時會在激光模擬交戰器材上“動手腳”。

                  在對抗演習中,類似的現象其實就是參戰人員不守規矩,為達到贏的目的想歪點子。連長李克南說:“對抗演習是在規則下的較量,不守規則、想歪點子、出餿主意,就算贏了也不光彩,不見得上了真正的戰場也能贏。”他拍著胸脯告訴筆者:“參加實兵對抗演習5年來,本連從戰士到連長,每次對抗都嚴格遵守規則,沒有一次作弊!”

                  最怕裁判“亂放水”

                  紅藍雙方對抗演習中的裁判,被官兵們稱為“戰場判官”,他們往往是跟著紅方一步一步前進的。

                  三營營長周宗魁告訴筆者,藍方堅守的陣地易守難攻,紅方要想硬攻就要“掉層皮”。然而,周營長沒有想到,一次裁判跟著紅方攻擊要進行戰場裁決,看見藍方厚厚的樹墻擋住了他的道路,他立即要求藍方人員從內部打開,讓他過去。就在藍方打開樹墻的瞬間,紅方見縫插針攻了過來。

                  周營長坦言,類似這樣“判官”不經意的“放水”,讓藍方吃了不少“啞巴虧”。他認為,對抗演習裁判評估對演習質量影響巨大。演習時裁判跟著紅方不要緊,但最好應當像踢足球一樣,既有主裁,也有邊裁,藍方這面也應該有一定數量的裁判人員,這樣才能客觀公正,讓評估更準確。

                  讀稿短評

                  藍方是一面“鏡子”

                  ■林飛

                  都說藍方是“磨刀石”,其實藍方也是一面“鏡子”。從這篇常年扮演“藍軍”的部隊來稿中,我們既能讀出紅方戰斗力的提升與進步,也能看出對抗演練中紅方乃至導演、裁決諸多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值得引起部隊各級指揮員的高度重視。

                  時下,部隊年度訓練即將進入實兵對抗演練階段,這是最接近實戰的訓練形式,也是對部隊戰斗力的實際檢驗。要想進一步突破“紅勝藍敗”的演習模式,讓對抗演習真正發揮出“試劍”的作用,就必須嚴肅對抗規則,追求客觀公正,杜絕弄虛作假,在各個環節上都體現實戰要求。

                  何果 本報特約通訊員 戴強

                  戰幕即將拉開,我們與這支“藍軍”部隊的官兵相約,今年對抗演習之后請他們再來我們的版面談一談,說說他們的新感受,特別是告訴我們——

                  紅方的毛病改了嗎?導演的導調合適嗎?判官的裁決公平嗎?

                責編:王文靜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