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級戰術核炸彈 分析稱向亞太東進是趨勢

                2013-05-24 10:19 來源:環球時報

                  B61 戰術核炸彈

                    B61 戰術核炸彈

                  據《環球人物》雜志報道,戰術核武器相對于戰略核武器而言,它的射程較短,主要用于打擊對軍事行動有直接影響的戰術目標,其體積和威力都相對小,但機動性好,精度高。

                  近期朝核危機的爆發使戰術核武器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當朝方揚言要對“敵視朝鮮”的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進行毀滅性的核打擊,后者強硬應對。美國在5月初首發的朝鮮軍力報告中,指責朝鮮發展核武器和遠程彈道導彈,意圖攻擊韓國,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最嚴峻的威脅。這是美國官方首次將朝鮮定性為“最嚴峻威脅”,并采取相應措施,美國將在亞太部署反導系統,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器,為韓國等盟國撐起“核保護傘”。22年前,冷戰結束后,老布什政府曾撤出了部署在韓國的戰術核武器。

                  作為另一舉措,美國在新的國防預算中,計劃撥出110億美元用于對其戰術核武器進行現代化改造。未來,這些升級后的戰術核武器將裝備到F35戰機上,目的是提高美國對敵方軍事目標的打擊效果。

                  核武器越來越“干凈”

                  美國曾非常重視戰術核武器的研發和生產。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和北約的戰術核武器數量達到頂峰,在冷戰對抗的“重心”地區西歐部署了7300枚戰術核武器。當時的蘇聯和華約也不甘示弱,陸續在東歐部署包括SS20中程核導彈等戰術核武器,最多時達到上萬件。一時之間,核陰云籠罩歐洲大陸。

                  隨著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美國從歐洲撤出了大量的戰術核武器,目前只保留約200枚B61戰術核炸彈。

                  根據美國《軍事科技發展研究報告》的預測,未來戰術核武器的發展趨勢是重質量,輕數量,小當量與高精度的載具配合,對敵方目標發動外科手術式打擊,同時又可以把附帶的傷害降到最低。

                  未來,現代化的戰術核武器會對核爆炸效應做特殊的“剪裁”,比如中子彈就是只殺傷敵方人員,對建筑物和設施破壞很小,也不會帶來長期放射性污染。屬于“干凈的”核武器。

                  美國此次準備重點升級的是B61核炸彈,它是一種多用途航空炸彈,由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設計。核炸彈的重量為320公斤左右,彈體長度約為2.6米,彈體直徑為34厘米。

                  B61核炸彈有多種型號,根據爆炸當量和作戰作用的不同,分為:B613、B614、B617、B6111等核炸彈。其中B613是最早(1980年)采用微機控制電子點火系統的核武器;B614使用的是新型鈍感高能炸藥;B6111是鉆地核炸彈,可鉆入地下3到6米深,也是美國自從1989年暫停核武器生產以來,目前核武器庫中最新的核彈頭。

                  在歐洲的200枚B61分為兩部分:部署于美軍基地并由美軍戰機投射的B61;部署于北約盟國或其他國家的軍事基地并由盟國戰機投射的B61。前者包括美軍在意大利阿維亞諾和土耳其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儲備的約100枚;后者包括由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荷蘭和芬蘭等負責投射的約100枚。

                  這些核炸彈在和平時期由彈藥保障中隊保管。其實,它們就儲存于機庫內的戰機機翼下方幾米處的地下洞內。在戰時,只要美國總統批準使用,它們就能立刻被轉交相應的北約國家。

                  改造的內容

                  按照美國的計劃,此次改造升級涉及核武器和投射工具。

                  美國計劃將部署在歐洲的B613和B614型核炸彈撤回美國,并結合其他幾種B61型號的優點,研發一種型號B6112的核炸彈,預計于2019年交付。

                  據稱,B6112性能優于之前的幾種類型,最大爆炸當量為5萬噸。美國希望B6112能夠達到B617的36萬噸爆炸當量的要求。為此,美國科研人員改裝了炸彈尾部的制導裝置,目的是提高命中精度。在精度提高的情況下,爆炸當量為5萬噸的核炸彈將使被打擊目標面臨著與爆炸當量為36萬噸的核彈相同的威脅。

                  由于核彈的命中精度提高,因此以前需要使用較大當量核彈才能摧毀的目標,目前用小當量核炸彈就能完成,并降低了輻射塵的強度,從而提高了核武器的“可用性”。

                  除了提高部署于歐洲的核彈的毀傷性能之外,美國還計劃對部分核彈投射工具實施重大改進。F35將和F16一起,作為投射B61型核彈的載機。每架F35能夠采用內置方式掛載2枚B6112。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升級B61可以變相帶動F35在歐亞的銷售。對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尚未跨過核門檻的國家來說,能攜帶核武的F35戰機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東進”的趨勢

                  升級后的B61只產生較少的放射性物質,因此外界擔心“由于降低了使用的門檻”,很可能輕易地用于未來的沖突。

                  美國升級戰術核武器B61到底是針對誰?

                  有西方媒體認為,此次升級是針對“老對手”俄羅斯。美國B61在歐洲的數量雖然目前只有數百枚,但對俄羅斯構成極大威脅。俄羅斯雖然不斷削減戰術核武器數量,但其數量遠遠超過美國,約有3000到4000件戰術核武器,而美國只有730件。因此,美國一直建議與俄舉行削減戰術核武器談判,但俄不想放棄數量優勢,雙方在此問題上無共同點。如今,美國推出了核炸彈現代化改造計劃,精簡了數量,卻大大提高了質量。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此次升級更現實的對手是朝鮮。近年來,朝鮮加緊研發核技術并一再進行核試驗,深感“威脅”的韓國要求美國重新在韓國部署戰術核武器的呼聲高漲,2012年5月,美國國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通過一項修正案,提出在西太平洋地區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器,正是對韓國的一個回應。

                  作為美國智庫之一的“美國科學家聯盟”指出,如果B61出現在亞洲地區,那它們將主要被部署在日本等國的基地。

                  科學家聯盟認為,美國部署在海外的戰術核武器實施“東進”是必然趨勢,即從目前的西歐移向亞洲地區。一方面是因為歐洲各國對于境內的美國核武器越來越反感;另一方面也符合奧巴馬政府將戰略重點轉向亞太的決定。

                責編:李宜馨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