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在珠海和北京航展上,“暗劍”、“翼龍”、“翔龍”等拉風帥氣的國產無人機亮相,再伴隨著“利劍”的“出鞘”,無人機,儼然成為中國國防新裝備中一群閃亮的“明星”。
無人化,帶來了戰機在成本、隱身、航程與機動性上的優勢,以及人道與政治考量上的低風險、低門檻,使得無人機成為各國軍隊眼中的“香餑餑”。有人認為,“無人作戰飛機是信息時代的標志性武器,將徹底改變空中作戰的面貌”,甚至有人提出,“第六代戰斗機不再需要飛行員”。
無人機,真的能在航空兵領域取代有人機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無人作戰飛機究竟有多大的用武之地呢?記者為此請教了空軍航空專家宋心之。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無人作戰飛機究竟有多大的用武之地呢?
絕招
偵察打擊一肩挑
還能嚇得雷達不敢開機
憑借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無人機在廣闊戰場上,大有可為。在宋心之看來,先進無人機有這么幾大絕招。
首先是全天候突防。“利用其強大的隱身性能,無人機可以在夜間、在雨雪天氣、在云層中,悄然飛至目標附近,用精確制導武器,對敵防空系統進行出其不意的攻擊。”宋心之說,由于個頭小,隱身性能好,無人機可以逼近到更近的距離投彈,這比有人駕駛攻擊機和巡航導彈更高效。
無人機還可以利用其高空長航時的特性,在戰場上空保持持續性的警戒,可隨時對敏感目標發起攻擊,成為偵察、打擊、評估一體化的作戰平臺。“有衛星定位系統相助,無人機打擊固定目標,那是輕松愉快。而陸地上的人員、車輛,海面上的艦船,這些低速目標,最先進的無人機同樣可以對付。”
“另外,自殺式的無人機還特別適合打擊敵雷達。”宋心之舉例說,以色列的“哈比”無人機,可以通過探測敵軍雷達波,沖向雷達,意圖“同歸于盡”。一旦敵雷達見狀急忙關機,“哈比”又會爬升,恢復盤旋狀態,直到敵雷達再次開機。“反正無人機滯空時間長,大家就這么耗著,看你能不能沉得住氣。”即使敵雷達一直關機,也就達到了癱瘓敵防空系統的目的。
缺陷
高強度電子對抗環境中
就是“肉包子打狗”
在2005年好萊塢大片《絕密飛行》中,美軍航母上搭載的超級無人機“艾迪”,擁有驚世駭俗的人工智能,獨立完成空襲和空戰任務,甚至不顧同行飛行員的勸阻,自作主張地“開小差”,深入禁區攻擊目標。
不過,這種無人機取代有人戰機的藍圖,在宋心之眼里,還是癡人說夢。
“美國蘭德公司曾經對無人機的作戰運用進行全面評估,這份報告認為,無人機的抗干擾能力,是當前其一大命門。”宋心之告訴記者。
2011年12月,伊朗“俘獲”了一架美國RQ-170隱形無人偵察機,一時在全球傳得沸沸揚揚。伊朗方面稱,他們通過電子誘騙技術,侵入美軍數據鏈,操縱RQ-170著陸。美國方面則嗤之以鼻,認為是因為該機出故障,恰巧自毀裝置又“罷工”,才導致這一局面。
“我的判斷,最大的可能,是伊朗人通過電子干擾阻塞了RQ-170與后方聯系的通訊頻段,使其處于迷航狀態,程序控制無人機自動迫降。”宋心之表示,伊朗所展出的RQ-170機腹的損傷,很可能是在野外迫降時造成的。
“對敵方借以遙控無人機的無線電頻段進行阻塞式干擾,這個非常容易,即使無人機具備自動跳頻功能,干擾方想要跟上也不難,只不過是跟得快不快而已。”宋心之解釋說,“如果無人機接受的信號不連續,那就沒法打仗了。”
至于X-47B這樣的人工智能自主控制的無人機,由于當前人類的人工智能技術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只能執行一些較為簡單的作戰任務。
妙想
X-47B攔截彈道導彈
那是“蛤蟆攆兔子”
不久前,美國軍方曾有人在日本《產經新聞》上發表設想,面對對美軍航母造成巨大威脅的反艦彈道導彈,比如東風-21D,使用高度隱身的X-47B,可以通過空中加油,在東風-21D的射程以外的航母上起飛,進入沿海領空,截擊在助推段正在上升的彈道導彈。
“只能說,美國人太敢想了。”宋心之笑道,“彈道導彈,火箭發動機開機的助推段,一般就3分鐘左右。亞音速飛行的X-47B,3分鐘內也就飛行45到50公里,其攜帶的空空導彈,就算能打50公里,攻擊距離也不到100公里。這么點距離,想在廣闊的沿海地區抓住彈道導彈,真不容易。而這還沒有算上,衛星發現彈道導彈升空、情報傳遞給X-47B所花的時間。”
更難對付的,在于彈道導彈驚人的高速度。“X-47B最高能飛到12000米。彈道導彈從地面升到這個高度時間非常短,還沒到助推段結束呢。X-47B如果恰好在附近,發射導彈迎頭攻擊,那還有點譜。如果距離遠了,空空導彈比彈道導彈慢得多,只能在屁股后面追,那必然是 蛤蟆攆兔子 ,越追越遠,鞭長莫及,只有望洋興嘆的份了。”
“而且,X-47B敢于深入到擁有完整防空體系的大國領空嗎?”宋心之認為,X-47B攔截彈道導彈,現在看來,還是一場忽悠而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