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航天再起步 八年后衛星定位精度達0.6米

                2013-01-18 09:08 來源:人民日報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日前發布“2013—2020年俄羅斯航天行動”國家計劃,將在未來8年投入2.1萬億盧布(約合700億美元)支持航天業發展。據此計劃,2020年俄航天技術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將從目前的10.7%提升至16%。

                  俄聯邦航天署署長波波夫金去年曾表示,俄未來空間領域發展有三大優先方向:保障俄羅斯的空間準入權,發展空間技術、應用和服務,履行國際義務;為科學研究收集空間資源;載人航天。俄航天署的這份計劃基本包括了這些內容。

                  根據計劃所提出的目標,在國際空間站構成中,2015年和2018年俄羅斯提供的艙段數量將分別達到6個和7個;2015年俄“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將從現在的2.8米提高到1.4米,2020年將達到0.6米;2015年在軌運行的俄航天器將達到95個,2020年增加至113個。計劃還提出,在2020年前完成“安加拉—A5”運載火箭的研制工作并將其投入使用,逐步取代一些現有的運載火箭。俄羅斯還將借助繞月和登月設備開展月球研究活動,同時開發星間飛行和人類登陸其他天體新技術,并建立使宇航員能夠完成登月飛行的載人航天系統。此外,為了使俄航天業發展得到更多支持,計劃還特別提出吸引私人投資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新商業項目、設計并生產新產品等。

                  俄總理梅德韋杰夫不久前表示,俄羅斯曾經是航天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將來也應該是航天大國。雖然俄羅斯在國際航天工業市場所占份額僅次于美國和歐盟,但與美國約占60%的世界市場份額相比,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只有美國的約1/6。

                  經過國家投資和項目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性引導,俄航天業正步入發展快車道。俄羅斯去年進行了28次發射,將35顆衛星送入了軌道,航天業產值比2011年增加14.9%。此外,2012年航天部門工作人員平均月工資也比前一年上漲10%,達到33000盧布(1美元約合30.5盧布)。梅德韋杰夫已責成相關部門將航天部門工作人員工資再提高50%,以遏制人才流失。

                  當然,俄航天業發展也面臨許多難題。鑒于近兩年航天領域安全事故頻發,梅德韋杰夫特別強調,提高生產率和航天產品性能,優化產品和基礎設施的安全性是今后必須改進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采取有力措施,避免發射失敗事故重演。

                  俄羅斯前宇航員、國家航天紀念博物館館長拉祖特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份計劃的出臺確定了俄羅斯航天業發展的方向,政府的巨資投入也為俄航天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從長遠來看,俄羅斯航天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責編:駱瓊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