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人機訓練基地探秘 殺人如玩電子游戲

                2012-07-19 07:53 來源:羊城晚報

                  整個空襲行動只用了2分鐘。他們在執行一個暗殺行動,整個過程就像是一場除去聲音效果的電腦游戲。盡管遠離真正的戰場,但這些無人機駕駛員覺得他們每天都身處火線。37歲的空軍少校布萊恩卡拉汗說:“駕駛無人機和駕駛F-16戰斗機沒兩樣。我們清楚地知道一旦按下那個紅色按鈕,就會有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這絕不像打電腦游戲那么簡單。”

                  近幾年來,無人機在巴基斯坦、索馬里、也門,以及其他地方的致命打擊的細節逐步有所披露。根據記者采訪過的三個現任和前任情報官員的說法,2006年,一架“捕食者”無人機曾密集發射地獄火導彈,擊中了菲律賓叢林中的疑似軍營,其目標是擊斃印度尼西亞恐怖分子奧馬爾·帕特克。當時,這次軍事打擊被報道為“菲律賓的軍事行動”,這次行動未能擊中帕特克,但打死了軍營中的其他人。

                  無人機的糾結

                  無論是在無人機技術上,還是在駕駛員的心理上,無人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有三個互不相同的無人機項目。第一個是五角大樓運行的,這個項目已經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執行過任務。另外兩個是由中央情報局以及軍方的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所執掌的機密計劃,兩者各自掌握一份名單,上面有它們的刺殺目標。

                  無人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戰爭中,這促使美國空軍重新設計針對無人機駕駛員的培訓項目。受訓人員在加入軍隊短短幾個月后就被送往霍洛曼基地,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先接受傳統的飛行訓練。現在,美國空軍可以在兩年內培訓出合格的“捕食者”和“收割機”駕駛員。

                  然而這種加速度式的培訓也有自己的問題。從2009年到今年2月份,其間在霍洛曼空軍基地已經發生了五起無人機事故。大多數事故都是在降落時發生的,因為駕駛員很難判斷飛機降落時相對于在跑道的方位。雖然軍方已經盡力讓無人機飛行員感覺像是坐在駕駛艙里,他們依然是通過屏幕上的狹窄視野駕駛飛機。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無人機駕駛員顯示屏上的影像總比在無人機上實時的影像要滯后幾秒。這是因為無人機要把信號發給太空衛星,再從衛星反射回來。這個“反應延遲”的問題一直讓無人機駕駛員苦惱,對移動目標的打擊也變得非常困難。去年,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的一名高級指揮官告訴也門記者,如果他們聽到一架美國無人機從頭頂飛過,他們就盡可能快地來回跑。(美國軍方官員說,近年來在解決反應延遲問題上已經取得了進展,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將飛行員駐扎在美國本土節省了空軍的開銷。空軍上尉克雷格是霍洛曼基地的培訓員,在飛行學校時志愿是駕駛“捕食者”戰機。他把他的工作稱為“軍事行動和家庭間的完美平衡”。

                  不過這種平衡是有代價的。駕駛員早晨在阿富汗執行任務,中間停下來午餐,下午在伊拉克參戰,然后及時開車回家吃晚飯。馬特·馬丁中校之前曾在霍洛曼空軍基地擔任教員,他在名為《捕食者》的回憶錄里描述了在各個戰區之間頻繁切換的令人迷茫的經歷,說這種經歷“足以讓一名‘捕食者’飛行員精神分裂。”

                  退休的上校盧瑟·特納三世曾參加海灣戰爭的飛行戰斗任務,2003年開始改飛“捕食者”無人機。他說他從不認為自己駕駛無人機的戰斗經歷是“英勇的”。他說,“我對‘英勇’一詞的理解是你必須直面危險。當我坐在一個距離戰場數千英里的地面控制站里,那根本不能算。”不過,他補充說,“我堅信一個人需要勇氣才能駕駛無人飛行器,尤其是當你被命令去取人性命的時候。因為有時候,你看到的場面是活生生的。”不止一位霍洛曼基地的駕駛員自我辯護地對記者說,“我們不是在這里打電子游戲。” (畢鳴)

                責編:王濤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