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計劃在深海打造核動力海底空間站

                2012-07-12 08:18 來源:環球時報

                中國計劃在千米深海打造核動力海底空間站

                  資料圖:蛟龍號出水瞬間

                  香港《南華早報》7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想要一個水下版軌道太空實驗室, 副題:海底載人設備計劃面臨重大技術瓶頸及真實動機質疑

                  想象一下,2034年中國剛宣布對西太平洋深海一處大規模銅礦的擁有權。盡管該礦是由其他國家先發現的,但中國是首個派載人船只深入該處的國家。

                  在深約1000米的一艘核動力深海空間站中生活、工作了兩個月后,33名中國“潛航員”在這座重要礦床上方建起復雜的開采設施。

                  觸碰開關,海底巖石被打碎,含銅的部分被抽上一座小城市規模的平臺,旁邊等待的是飄著中國國旗的空貨船船隊……

                  今天看來,這或許只是科幻小說。然而,這都是中國建設精致的海底設施最新藍圖的一部分,也與其雄心勃勃的深海勘探計劃相一致。

                  在5月的北京科博會上,建造“蛟龍”號的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展示了將用于海洋勘探的深海移動空間站。“如果說潛水器是飛機,那深海空間站就是航母”,該工程研發人員馬向能說,深海空間站是一座集沐浴室、起居室和實驗室于一體的龍宮。

                  這是一項冒險嘗試。參與該項目的中國科學家承認,他們的實驗目標深度正是很多技術更先進國家屢屢受挫的深度。

                  冷戰期間,美蘇都曾在更淺層水下部署過軍事研究實驗艙,但都草草終止。目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寶瓶礁石基地”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海面下研究站,運行深度僅19米多。

                  馬說:“我們落后發達國家很多年,還在努力追趕。”但陸地資源的減少讓“世界工廠”感受到壓力,隨著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中國渴望勘探海底未開發資源。

                責編:王濤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