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昨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根據決定,今后港澳臺在內地設置獨資醫院的審批權限,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下放至省級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
涉及國務院7組成部門
今年3月17日,李克強總理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還有1700多項,本屆政府下決心再削減三分之一以上。
本次取消和下放50個行政審批項目之前,國務院已分三批,取消和下放了165個行政審批項目。據此,從3月至今,國務院共計下放、取消了215個行政審批項目。
此次取消和下放的50個行政審批項目,涉及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7個國務院組成部門。
其中,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被取消和下放的項目最多,達17項,如“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被取消;“國外人員參與制作的國產電視劇審查”、“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設立審批”,審批權限均由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放到了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
十佳自強女孩評選取消
國家衛生計生委被取消和下放的審批項目也較多,共計7項。
除了港澳臺在內地設置獨資醫院的審批權限,由原來的國家衛生計生委,下放至省級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之外,同樣由國家部委下放到地方的審批項目,還有“外國醫療團體來華短期行醫審批”、“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評審”。
原國家計生部門定期舉辦的評比項目“全國計劃生育家庭婦女創業之星、全國十佳自強女孩評選等達標、評比、評估和相關檢查活動”,則被取消。
此外,原由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負責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將逐步下放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解讀
港澳資本辦醫“松綁”
今年6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國家衛生計生委“三定”方案中,已明確要求,將港、澳、臺投資者在內地設置獨資醫院審批職責下放省級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
實際上,2009年新醫改至今,原國家衛生部和現國家衛生計生委一直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對港澳臺民間資本內地開設醫療機構實施優惠政策。
去年年末,原衛生部和商務部聯合下發通知,允許香港和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內地以獨資形式,或與內地醫療機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以合資或合作形式設置醫療機構。其中,在內地設置合資、合作醫療機構以及除獨資醫院、獨資療養院外其他獨資醫療機構的,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