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回應美對華網絡監控 雙重標準無益問題解決

                2013-06-14 07:51 來源:新京報

                  美泄密者從保安升入中情局 放棄20萬年薪和女友

                    愛德華·斯諾登

                  美泄密者從保安升入中情局 放棄20萬年薪和女友

                    6月13日,香港街頭的兩名男子手持刊載有斯諾登揭露黑幕報道的英文版《南華早報》。

                  美泄密者從保安升入中情局 放棄20萬年薪和女友

                  6月12日,美國國安局局長亞歷山大在國會聽證會接受質詢。

                  我不希望公眾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我不希望看到關于我的故事。我希望這是關于美國政府所作所為的報道。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告知公眾,以他們的名義做了什么,哪些事對他們有所損害。

                  ——愛德華·斯諾登

                  新京報訊 “中方多次重申,中國面臨著網絡攻擊的嚴重威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黑客攻擊受害國之一……我們認為在網絡安全問題上采取雙重標準無益于問題的解決。”這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月13日的一段表態。

                  在當日召開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根據媒體透露,美國多年來對中國實施了網絡監控。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華春瑩回應說,中方是網絡安全的堅定維護者。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問題,反對任何形式的黑客和網絡攻擊行為。

                  華春瑩指出,中美雙方已同意在戰略安全對話框架下建立網絡工作組。我們希望雙方能本著心平氣和的態度,冷靜、客觀地看待有關問題,通過對話溝通,增進了解信任,加強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

                  反應1

                  美局長為監視項目“自豪”

                  國安局局長亞歷山大稱“棱鏡”項目在反恐行動中發揮了作用

                  愛德華·斯諾登向全球昭告了美國官方的監視丑聞。卷入丑聞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美軍網絡司令部司令基思·亞歷山大則為“棱鏡”情報監視項目辯護。在其看來,“棱鏡”項目在反恐行動中發揮了作用,并承諾下周提供更多反恐細節。

                  當地時間6月12日,基思·亞歷山大在國會聽證會上透露稱,“棱鏡”項目只在聯邦政府法律允許的條件下,為調查恐怖分子而對電話進行監控。“棱鏡”項目已協助相關部門防范或遏制數十起恐怖事件。

                  在回應議員質詢時,亞歷山大表示,正考慮在下周向議員和公眾提供更多(反恐)細節,證明這些監視項目在反恐工作中發揮了作用。亞歷山大強調,“棱鏡”項目不會監聽所有美國人的電話或電子郵件,并宣稱斯諾登此前披露的內容是錯誤的。

                  報道稱,斯諾登公布的機密文檔顯示,“棱鏡”項目將會監控所有美國人的電話和電子郵件。

                  據亞歷山大介紹,美國國家安全局保存有過去5年的涉及恐怖主義活動的通話記錄。“在合理的情況下,可以協助反恐調查”。“除非有充足的理由,否則我們不會調取這些通話記錄。”亞歷山大說,“這些理由包括電話與牽涉恐怖主義活動的組織有關。”

                  在當天的聽證會上,兩黨議員表現的“空前團結”,對亞歷山大進行質詢。亞歷山大則為“棱鏡”項目能夠“保衛美國免遭恐怖主義打擊而感到自豪”。

                  “我認為我們為了保衛美國公民的安全做了正確的事。”亞歷山大表示,“我們的機構為保衛美國公民和國家的自由、隱私而自豪,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離不開國會和法院的合作。”

                  新京報記者 韓旭陽

                  反應2

                  俄考慮政治庇護斯諾登

                  總統發言人將其稱作“人權活動家”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日前表示,如果斯諾登提出申請政治庇護,俄羅斯將會考慮。這名發言人還將斯諾登稱作“人權活動家”。

                  俄羅斯國家杜馬外事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在社交網絡“推特”上表示:“許諾向斯諾登提供政治避難,俄羅斯要承擔起維護因政治原因遭迫害的人的責任。”在另一條推文上,他認為:“美方一定很抓狂。”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接受俄羅斯國營英語新聞頻道《今日俄羅斯》采訪時表示,斯諾登披露的監控手段應用廣泛。鑒于國際反恐的需要,也是合情合理的,但這些手段必須合法利用,不能背著民眾進行。普京解釋稱,例如,在俄羅斯,不經法院允許,不得監聽電話對話內容。不過,這個英語頻道沒有詢問普京有關斯諾登與政治避難的問題。

                  在巴西訪問的俄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12日表示,他沒有接到斯諾登的政治避難請求,但“如果他提交請求,我們會予以考慮”。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泄密事件曝光后,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和情報部門官員對斯諾登的行為表示不滿,要求引渡并起訴斯諾登。

                  新京報記者 韓旭陽 高美

                  反應3

                  歐盟致信美方七問“棱鏡”

                  問題包括歐洲公民是否是美國“棱鏡”對象

                  據新華社電 “棱鏡”項目在歐洲引發不小震動。歐盟官員表示,美國此舉可能侵害歐洲公民的基本權利,并影響到未來美歐合作。

                  歐盟司法委員維維亞娜·雷丁致信美國司法部長埃里克·霍爾德稱,“‘棱鏡’這類項目以及授權此類項目所依據的法律可能會給歐盟公民的基本權利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雷丁在信中就“棱鏡”項目提出7個具體問題,并表示“鑒于問題的嚴重性”,希望霍爾德在雙方14日于都柏林會談時做出答復。雷丁的問題包括歐洲公民是否是美國“棱鏡”項目的對象;歐洲人是否能夠發現他們的數據被獲取;歐洲人是否和美國人獲得類似的對待等。

                  雷丁提醒霍爾德,歐洲議會可能將根據他的回復來評估跨大西洋關系。由于目前美國和歐洲正在討論啟動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談判,因此媒體猜測,“棱鏡”項目可能會給談判帶來新的困難。

                  雷丁還批評據信參與“棱鏡”項目的包括谷歌、“臉譜”和蘋果在內的互聯網巨頭,稱由于這些美國公司優先考慮美國法律而非歐盟基本權利,歐洲公民權利可能受到損害。

                  “棱鏡”揭秘者:因無法視而不見

                  愛德華·斯諾登已不知所蹤。

                  從美國逃到香港后三個星期里,斯諾登將自己悶在旅館房間里。

                  對他進行采訪的英國《衛報》記者描述,他的房間有點凌亂,地上放著吃剩了的早餐餐盤,還有一本美國前副總統切尼的傳記。

                  在這個房間里,29歲的美國青年,平靜地描述美國政府的“棱鏡”計劃,引發了世界情報界的大地震;數天時間內,他成為世界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人物,美國政府所說的“泄密者”和美國網民心中的“愛國者”。

                  放棄夏威夷的好日子,選擇離開女友和親人。他到底是誰,他所做的又是為了什么?

                責編:王嘉懿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眼看氣溫開始攀升,不性感怎么點燃夏日熱情。要性...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七月向來是各路大片“占山為王”的時候,而這個七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