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產銷特供標識物品可追刑責

                2013-03-30 08:19 來源:新京報

                  今后,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及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使用、自行或授權制售冠以“特供”、“專供”等標識的物品。

                  昨日,國管局、中直管理局、財政部、審計署和工商總局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通知》。而此前,包括國家工商總局在內的多家單位,也曾經多次發文取消特供標識。

                  嚴禁用預算資金購買特供物品

                  通知要求,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審核預算資金用途,嚴禁申報、分配預算資金用于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的物品;規范采購行為,嚴禁采購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的物品;完善財務制度和支出流程,嚴禁報銷列支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物品的經費支出;強化審計監督,將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物品的事項作為內部審計的重點內容。

                  定期對社會上盜用冒用本部門“特供”、“專供”等標識的信息進行篩查,將發現的問題或線索,及時向工商等職能部門投訴舉報并配合做好打擊工作,采取適當方式消除不良影響。

                  違規用特供標識可追刑責

                  在具體監督方面,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財務規章制度,加強預算資金管理;審計部門要結合日常審計,加大對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問題的監督力度;機關事務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行為的監督檢查。

                  工商、商務、煙草專賣等部門要加強對市場上濫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產品和行為的監管,及時受理、調查、處置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的投訴舉報事項。嚴格對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行為的責任追究。

                  對使用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物品的單位,由相關職能部門或其上級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通報批評。對自行或授權生產銷售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物品、牟取不當利益的單位,由有關部門依法依紀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責。

                  【“特供”標識分類】

                  ●含有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名稱(包括簡稱、徽標)的“特供”、“專供”等標識。如“××部門特供”、“××機關專供”。

                  ●同時含有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名稱與機關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名稱的“特供”、“專供”等標識。如“××部門機關服務中心特供”。

                  ●含有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密切關聯的重要會議、活動名稱的“特供”、“專供”等標識。如“××會議特供”、“××活動專供”。

                  ●含有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密切關聯的地點、標志性建筑名稱的“特供”、“專供”等標識。如“××禮堂專供”。

                  ●類似“特供”、“專供”的標識還包括“專用”、“內招”、“特制”、“特釀”、“特需”、“定制”、“訂制”、“授權”、“指定”、“合作”、“接待”等標識。(記者蔣彥鑫)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眼看氣溫開始攀升,不性感怎么點燃夏日熱情。要性...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七月向來是各路大片“占山為王”的時候,而這個七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