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錢去消費,能花掉多少呢?而人們可以投資理財?shù)漠a品非常有限,無非是黃金、股票、房子;其中大多數(shù)是流向了房地產。所以說,這些年房地產的市場價格的走高是由非常現(xiàn)實的購買力決定的,而不是一個炒作的概念。
除了“灰色收入”之外,還有一些細節(jié)問題,比如雙方父母支持孩子結婚買房,這些都是我們和國際市場不太一樣的方面,把這些因素都調整進去以后,中國房地產的價格基本上是沒有泡沫的。
對有大筆“灰色收入”的人,房價怎么漲都不冤枉
新聞觀點:那么在您看來,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是處于一個良性發(fā)展的狀態(tài)嗎?
金柏松:我說房價沒有“泡沫”,并不是說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就是健康的。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結構不合理,房產的價格沒有分開檔次,不能和國人的收入層次相匹配。
房地產的層次僅僅是所謂的高中低是完全不能滿足國民需要的。有必要根據(jù)收入高低差距客觀地劃分出若干階段,再相應地劃分出不同的房地產價格層次,比如你可能劃出了十到二十個收入階段,前面的很多層次都需要享受不同的福利。比如農民工到城市里工作,你要滿足他最基本的住房需求,哪怕你給他每月的房租只有一百塊,也要讓人家能住下來;而現(xiàn)在外企的白領,買房子也很困難,也應該有一定的福利政策,只有這樣,他將來才可能有再買第二套,或者置換更好房子的能力,這才是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而我們現(xiàn)在實際情況是,逼著大部分人用同樣的方式和價格來買房。從銀行和開發(fā)商的角度來說,是因為利益驅動,作為政府來講,要社會穩(wěn)定,要讓人民有收入有消費來刺激經濟增長,就不能讓他們的錢都滾到房地產里去。
因此,我們必須建立一個和收入結構相匹配的房地產供給結構,工薪階層就那點工資收入,指望這個攢錢去買百分之百的商品房,太難了;而高檔房產的價格完全可以放開,對有大筆“灰色收入”的人來說,房價怎么漲都不冤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