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的堅強領導集體
——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紀實
在一個政黨生生不息的發(fā)展道路上,總是由新老交替的一代代人來完成自己的崇高使命,凝聚起萬眾一心、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開創(chuàng)著這個政黨的璀璨未來。
2012年11月1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了25人組成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選舉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選舉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通過了中央書記處成員;決定了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批準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領導機構。11時53分,剛剛當選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熱烈的掌聲中,同中外記者親切見面。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
時間在這一刻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涵義。
穿越近百年光輝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再次挺立于承載人民期望、擔當復興使命的新起點……
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黨,偉大的黨才能擔當起偉大的使命。順利完成黨的中央領導機構新老交替和平穩(wěn)過渡,是黨的事業(y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關鍵所在——承前啟后 創(chuàng)造偉業(yè)
這是一個充滿生機、富有活力的時代,一個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時代,一個開拓未來、創(chuàng)造歷史的時代——
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的“中國奇跡”;民主制度、民主形式、民主渠道不斷健全、豐富和拓寬,人民享有越來越廣泛的自由和權利的“中國活力”;文化改革發(fā)展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富有成效的“中國精神”;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的“中國故事”;成功舉辦大事、要事,從容應對急事、難事,經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驗的“中國力量”;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示出巨大優(yōu)越性和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答卷”……
黨的十六大以來10年間,我們黨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fā)展階段。
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我們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我們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我們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復雜性世所罕見,我們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也世所罕見。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lián)系,國家就繁榮穩(wěn)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始終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夠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夠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