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樓市調控漸呈失控之勢,國務院急派督查組糾偏。中央調控和地方“微調”之間的太極拳,或將演變為近身拆招的詠春拳。
國務院辦公廳24日發文稱,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落實,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國務院決定從7月下旬開始,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省(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這是15個月來國務院再度出臺此類舉措。
國務院“新情況、新問題”的提法被廣泛解讀為針對近期全國范圍內出現的樓市回暖跡象和樓價上漲預期,此次督查也被視作“突擊查房”。有房地產業人士則向《第一財經()日報》稱,部分城市政府已向開發商打招呼,要求后者近期保持低調,不漲價。
失控憂慮
此次督查的重點是檢查住房限購措施執行情況,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情況,住房用地供應和管理情況,稅收政策執行和征管情況。國務院督查組將深入有關部門和機構核查政策落實情況,實地查看商品住房項目,聽取基層群眾意見和建議。對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國務院督查組將督促進行整改。
這也是去年以來國務院第二次專門為房地產調控派出督查組。去年4月,國務院曾派出8個房地產調控督查組,奔赴16個省(區、市)進行督查。督查組出發之際,正值各地剛剛公布房價控制目標,因與民眾預期相距甚遠,房價目標引發極大爭議。
現場督查結束后,8個督查組還專門向國務院做了匯報。不過,有關此次督查的詳情和報告,相關部門并未對外公開。
按照慣例,這種督查組應由副部級官員帶隊。去年4月份的督查組中,級別最高的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
國辦的文件中所稱“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主要指近期地價和房價出現了環比上漲,以及這種背景下市場預期的變化。
這在本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講話中已經有所預警。他表示,今年二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的地價出現環比微升。6月份,一些城市新建住宅的價格出現環比上漲。目前,房地產市場信息比較混亂,市場對房價走勢的預測也出現一些變化,群眾普遍擔心房價反彈,必須進一步堅定不移地搞好調控工作。
3天之后的10日,北京在出讓萬柳地塊的過程中又出現了地王,樓面地價高達4萬元/平方米,一時間輿論驚詫,這也直接引發了對本輪調控可能失控的擔憂。
7月19日,國土資源部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格房地產用地管理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成果的緊急通知》,要求防止出現高價地,地方不得擅自放松樓市調控。
一位接近國土部的人士透露,上述通知的出臺與北京萬柳地王的出現有一定關系,雖然該地塊因位置特殊,其價格從市場角度看并無太大不合理之處,但它確實影響到了市場預期。
該《通知》即要求,下半年各地要密切跟蹤市場形勢,切實把握好土地出讓節奏、時序和價格,防止出現商服和住宅高價地,擾亂市場預期,破壞市場穩定。
中央政策權威性打折
但兩年房地產調控之下,土地收入的歉收令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面臨困境,后者突破樓市調控的意愿也更加強烈。
財政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1430億元,同比減少4342億元,下降27.5%。
北京在出讓萬柳地塊前,已經較長時間沒有住宅用地出讓,土地收入相比去年大幅下降。據前述人士透露,在出讓該地塊前,北京市相關部門和國土資源部進行過溝通,已預感到會出現較高的地價。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2011年國八條出臺后,樓市調控一直存在著中央堅決執行與地方微調的博弈。雖然中央各部委多次重申調控力度,甚至10天內四部委辟謠,但是地方政府的微調依然在頻繁出現,地方政府對樓市調控松綁意愿很強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