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3月17日-3月19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中國和世界:宏觀經濟與結構調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今年對外貿易額和境外直接投資額還有可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進口總額將超過1.9萬億美金,這樣一個大的數字為國外企業在中國市場參與平等競爭提供巨大的商機。更重要的是,在“十二五”期間,中國的進出口總額有可能達到10萬億美金以上,這無疑是醞釀著巨大的商機和潛力。
以下為李克強演講實錄: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很高興參加本年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令與會的每一位來賓都感到驚喜的是,昨天夜里中國北京下了自去年入冬以來第一場有真正意義的或者說叫做有規模的雪。這是一個好兆頭。它給糧食生產和城市環境改善都帶來了好氣象,人們會有好心情,好心情下會有好建議。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這幾年來一直圍繞著世界與中國經濟發展,特別是應對金融危機展開深入的研討,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本次論壇的主題是中國與世界宏觀經濟和結構調整,這個主題本身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現實性,也有長遠意義。在此,我代表中國政府對于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遠道而來的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雖然出現了一些變化,有一些好兆頭,但前景仍不明朗,國際金融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還在發展,全球流動性明顯增加,經濟下滑和通貨膨脹壓力并存,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動蕩不已,人們對世界經濟前景的憂慮揮之不去。與此同時,支撐全球經濟逐步恢復增長的因素依然存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正在進行,儲蓄與消費、出口與進口、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等結構性調整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期待通過調整和創新拓展積極因素,更有效地應對復雜局面,推動世界經濟強勢可持續平衡增長。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高度融合,相互影響日益加深。當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總體態勢平穩,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但是,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前幾天,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們將按照“十二五”發展主題主線的要求和今年的工作安排,把握好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并努力在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開放、保障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的突破。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也是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目標。推進結構調整,有利于激發經濟增長的活力和動力、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提高抗風險能力,有利于增強有效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促進供求平衡,也有利于推動經濟轉型和模式創新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當前我們將在諸多方面,特別是以下幾個重點方面作出進一步的努力:
一是立足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基點。特別是今年國際市場仍然不景氣,擴大內需對中國來說具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擴大內需,城鎮化是最大的潛力。去年中國城鎮人口比重已經超過50%,還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們將統籌城鄉發展,嚴格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在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情況下,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實現三化并舉,這樣可以釋放巨大的消費潛力,帶動投資擴大和相關產業發展,拉動經濟持續增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