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只有等到贏得選舉后安倍才會露真面目

                2013-07-23 07:21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環(huán)球時報綜合報道】“安倍日本的下一個選擇是什么?”昨天,用這樣的視角審視日本的國際媒體絕不止韓國《朝鮮日報》一家。媒體的普遍擔憂是,因對外強硬在選舉中嘗到甜頭的安倍晉三是否已決心在強硬的道路上一走到底。

                  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放手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大力提升日本原已強大的軍力?用更荒謬的言論否認侵略歷史?在媒體眼中,保持著二戰(zhàn)后日本最年輕首相頭銜的安倍有太多選擇展示“鷹姿”。大多數(shù)分析家對他的勸告則高度相似:不要將巨浪在東亞掀起。

                  在《朝鮮日報》看來,安倍最令人擔憂的傾向是修改和平憲法。甚至否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歷史。“安倍修憲”很可能加劇亞洲鄰國對日本原本就有的戒心。

                  香港《南華早報》說,安倍首個任期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他太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完全不顧選民的需求。如今,他內(nèi)心深處非常希望修改日本和平憲法,但遭到國內(nèi)不少反對,公明黨也不支持,因此他轉而尋求對憲法進行重新解釋,而非修改,以謀求賦予日本集體自衛(wèi)權。

                  英國路透社說,也只有等到贏得選舉后,安倍才會露出他的真面目。如果安倍通過重新解釋憲法為日本獲取集體自衛(wèi)權,那意味著如果朝鮮襲擊了美軍基地,日本便可以攻擊朝鮮。安倍還想為日本謀求攻擊敵人基地的權利,并為與中國爭奪島嶼而籌建海軍陸戰(zhàn)隊,事實上,號稱和平主義國家的日本當下軍力已超過英國。

                  美國《華爾街日報》說,好不容易贏得3年政治穩(wěn)定期的安倍最需要的是讓日本經(jīng)濟更快增長,而非與中國打仗。

                  勝選后,安倍21日、22日連續(xù)公開談及日中首腦會談的可能性,他還督促中國“勿為會談設置條件”。但如果動動嘴就能解決問題,中日關系又何以陷入當下的死局?《紐約時報》說,安倍期待重塑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如果執(zhí)意忽略別國的感情,他能做得到嗎?

                 ?。ㄓ浾?李珍 孫秀萍 王剛 陶短房 劉洋 胡錦洋 陳一 柳玉鵬 候濤)

                責編:李宜馨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眼看氣溫開始攀升,不性感怎么點燃夏日熱情。要性...

                7月內(nèi)地影市觀影指南

                7月內(nèi)地影市觀影指南

                七月向來是各路大片“占山為王”的時候,而這個七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