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識
罌粟有藥用價值
使用、銷售有嚴格規定
昨日下午,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羅鳳萍稱,罌粟汁液中含有多種生物堿、嗎啡等成分,具有興奮、鎮痛、止咳等作用,罌粟殼同樣具有藥用價值,也可用于治療久瀉、久咳等。
她介紹,在古代,罌粟可以作為中藥來使用。因長期應用會致人上癮,且致慢性中毒,“現在基本上不作為中藥來使用。”
而對于罌粟殼在藥店的銷售,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則表示,按相關規定,被指定的具有《藥品經營許可證》、GSP證書的中藥飲片零售藥店可以經營罌粟殼。“指定的中藥飲片經營門市部應憑蓋有鄉鎮衛生院以上醫療單位公章的醫生處方零售罌粟殼(處方保存三年備查),不準生用,嚴禁單味零售。”
相關鏈接
罌粟:“達摩克利斯之劍”
罌粟,5000多年前的蘇美爾人曾虔誠地把它稱為“快樂植物”,認為是神靈的賜予。古埃及人也曾把它當做治療嬰兒夜哭癥的靈藥。我國古代醫書中,也有關于罌粟的介紹。
但在罌粟作為藥物使用的同時,其負面作用也逐漸顯現,成為一把懸在人類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從罌粟中提取的名為“鴉片”的毒品,讓人陷入麻醉的幻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