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縣組織千余名機關干部深入到全縣行政村駐村

                2012-11-12 09:42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

                  為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下半年,尉氏縣組織千余名機關干部深入到全縣518個行政村,開展了“理發展思路、樹宗旨意識、抓作風建設、促和諧穩定”和“走基層、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增民利、促民樂、促和諧”為主題的“駐村蹲點促和諧”主題實踐活動,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殷殷問鄉情,細細聽民意。據了解,這些駐村干部均能按縣里的要求,了解鄉情、聽取民意,共商今后社會經濟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并能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清正廉潔,積極深入到基層一線辦公,帶頭到農村幫民解困,真正實現了政聲民意的同頻共振,把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落到了實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拍手稱贊。筆者認為,我們的駐村干部關注“鄉情民意”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首先是了解鄉情增“底氣”。駐村干部通過扎實地深入基層,眼睛向下看,雙腳往下邁,身子往下沉,“零距離”地接觸基層干部群眾,聽取當地黨員干部的意見,了解一個鄉鎮的人口地域概況、經濟社會發展、風土人情特點以及急需解決的問題等方面,為以后如何打開工作局面、協助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儲備了“食糧”,在工作中就會有了“底氣”。

                  其次是聽取民意添“后勁”。由于堅持常與群眾進行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的思想交流,便可以直接了解到某一個村(組)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或存在的突出問題,如結構調整、增收渠道、人居環境、精神文明、和諧穩定、文化生活等方面,并通過和風細雨式的談話,不僅起到“順氣、解結、化怨”的作用,有助于在后續的工作中增添“后勁”,還有利于做到“對癥下藥”。

                  再次是為理清思路奠“基石”。駐村干部了解和聽取到了“鄉情民意”,便可以依據這里的實際,以新農村建設的目

                  標任務和現代農業為大局,通過不同的形式,與這里的干部群眾共同制定出所在村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和規劃,期間要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既防止了工作中的“緩慢氧化”,又不會“急于求成”,所以“鄉情民意”成了理清思路的“基石”。

                  同時,還要注意立足排憂解難。要根據“鄉情民意”盡可能地為當地群眾辦幾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如幫助當地群眾尋找致富門路、進行水利建設、整修鄉村道路、送文化衛生下鄉以及訪貧幫困等。這樣一來,我們與群眾的距離就會很快拉近,并能增進與我們同心協力的信心和決心,使我們在以后的駐村工作中“輕車熟路”、一路順風。

                  可以說,只要我們的駐村干部能夠做到關注“鄉情民意”,并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地方工作出主意、想辦法、干實事,我們的農村經濟必定有新的飛躍,社會和諧穩定必定有好的起色。

                責編:李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