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信陽戰國古墓發掘引"圍觀" 揭秘2016年河南考古大事件

                2017年01月14日16:05  來源:映象網

                5034

                  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邵怡 文/圖)“寶劍一出,誰與爭鋒。”2016年信陽城陽址十八號墓的發掘引起大范圍“圍觀”。這次發掘的墓室是怎樣的?出土了哪些文物?今年河南還有哪些重要考古發掘?2017年1月14日,“啟封中原記憶,感知河南考古——2016年度河南考古新發現公眾報告會”在鄭州召開,揭秘2016年河南考古大事件。

                  河南省文物局馬蕭林副局長在開幕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表示,河南是文物考古研究大省,有“老家河南,華夏搖籃”之稱,僅2016年的考古發掘項目就有152項。

                  “今年是第一次嘗試舉辦考古新發現公眾報告會,選取2016年度河南省境內新發現的一些重要考古發掘成果,面向社會公眾進行一次匯報,讓我們的考古研究成果活起來,給社會公眾奉獻一場豐盛的文化大餐。”

                  報告會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眾考古與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馬俊才研究員主持,4位青年學者在近3個小時的時間里作了精彩紛呈的報告。

                信陽戰國楚墓發掘的青銅劍

                信陽戰國楚墓發掘的青銅劍

                  寶劍一出 誰與爭鋒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志江以“寶劍一出,誰與爭鋒”為主題,講述了今年在信陽城陽城址18號戰國楚墓的考古發現。18號墓位于信陽市北部25公里的平橋區城陽城址保護區郭樓村南部,這是一座由于盜墓破壞才被發現的戰國時期楚墓。

                  據介紹,18號墓為甲字形,坐西向東,分墓道與墓室兩部分。墓室東西長10.41米,南北寬7.7米,墓道長8.98米,寬3.66-3.80米,墓道深入墓室2.09米。至槨板,深4.5左右。墓葬總長17.27米,面積104.25平方米出土。

                  2016年5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18號墓及其周圍的16號、17號墓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者采用多用影像方式記錄了工作過程,搞清了墓葬形制和葬俗?,F場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緊密結合,例如專門邀請了中國科技大學的老師和學生在發掘現場對出土物品進行檢測,隨后再確定如何處理出土物品,很好的保存了出土遺物,取得了重要考古發現。

                  槨室出土遺物以仿銅陶禮器為主,有鼎、敦、圓壺、鈁、尊缶、盥缶等,有的有彩繪,非常精美。還隨葬少量的青銅兵器,如戈、劍等。主棺內墓主人隨葬有(竹)木弓、青銅劍等。根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判斷,這是一座戰國中期的楚墓。

                  此外,這次考古可謂多方“全方位合作”,集結了動物考古專家、植物考古專家甚至還有法醫。對墓室中發掘出的動物、植物和人進行檢測、分析與鑒定。

                  經初步鉆探,18號墓周圍還有一定數量的墓葬,該區域應該是一處重要的戰國時期楚墓分布區,可稱之為郭樓墓葬區。

                  武志江說,這一墓葬區的發現,豐富了對城陽城址布局的認識。

                  據了解,以往發現的墓葬都集中在城址西南崗地,且多為戰國中期楚國貴族墓。郭樓墓葬區位于城址東南,緊鄰淮河,多是中小型墓葬,不帶墓道。

                  而18號墓雖然帶斜坡墓葬,但其墓葬形制、尺寸以及出土遺物的數量和精美程度都較西南崗墓葬遜色很多,推測這種差異或許暗示了郭樓墓葬區墓葬級別應較西南崗墓葬低。

                文章關鍵詞:信陽戰國古墓;考古專家;文物;考古大事件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南陽這座山或蘊藏驚天秘密 考古專家來了

                  日前,省文物考古專家進駐黃山遺址,將與我市文物考古專家一起,對黃山遺址進行調查式鉆探,為黃山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做前期準備。

                • 專家談真實墓葬考古:不主動挖墓是考古行規

                  近日,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盜墓筆記》播出,首播單集播放量一天內即破億。

                • 河南發掘戰國至東漢墓葬群 出土罕見青銅劍戈

                  3月14日,河南省周口市文物考古部門近日在配合項城某基建工地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一處戰國至東漢時期的墓葬群,發掘出土一批精美隨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銅劍,保存完好,十分罕見。

                • 河南周口出土2000多年前青銅劍

                  埋藏了地下兩千多年的青銅劍,仍然寒光逼人。

                • 河南周口出土2000多年前青銅劍 仍寒光逼人

                  圖為埋藏了地下兩千多年的青銅劍,仍然寒光逼人。經上級文物部門批準,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對該墓葬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發掘出古墓21座,其中19座為豎穴土坑墓,兩座為磚室墓,年代為戰國至東漢晚期。據現場發掘的考古工作人員介紹,考古專家在該墓葬群還發掘出土了4件青銅器,其中青銅矛兩件,青銅戈一件,青銅劍一把。

                • 河南周口出土2000多年前青銅劍 仍寒光逼人

                  圖為埋藏了地下兩千多年的青銅劍,仍然寒光逼人。經上級文物部門批準,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對該墓葬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發掘出古墓21座,其中19座為豎穴土坑墓,兩座為磚室墓,年代為戰國至東漢晚期。據現場發掘的考古工作人員介紹,考古專家在該墓葬群還發掘出土了4件青銅器,其中青銅矛兩件,青銅戈一件,青銅劍一把。

                • 陜西發現大型車馬坑 專家稱馬車或為觀禮車

                  近日,岐山縣京當鎮賀家村鳳雛遺址(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遺址,它是一座相當嚴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進院落組成。

                • 兵馬俑坑發現弓弩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弩機部分清晰可見(2013年12月10日攝)。新華社發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弓弦部分清晰可見(1月3日攝)。新華社發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整體結構清晰可見(1月3日攝)。

                • 兵馬俑坑發現完整弓弩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弩機部分清晰可見(2013年12月10日攝)。新華社發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弓弦部分清晰可見(1月3日攝)。新華社發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整體結構清晰可見(1月3日攝)。

                • 福州地鐵施工遇文物遺址 考古被命終止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福州地鐵屏山站在建設過程中,意外發現了距今2200多年前的閩越古城遺址。地鐵建設與文物考古如何取舍,記者隨機在福州街頭采訪市民,大多數人的意見,文物發掘關乎人類歷史,不能輕易放棄。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