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閉幕 河南5項考古發掘獲獎

                2016年05月23日19:35  來源:映象網

                5034

                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圓滿閉幕

                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圓滿閉幕

                  映象網快訊(記者 何葉 文/圖)今天(5月23日)下午,歷時3天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6·鄭州),在鄭州黃河迎賓館圓滿閉幕。

                  幾乎囊括了國內所有頂級考古學家,可謂星光熠熠。三天以來,這場中國考古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已經進行了數十場主題豐富的學術討論,并開展了遺址考察和公共講座等活動。

                  來自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美國、英國、德國、埃及、印度、韓國、日本、洪都拉斯等十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70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中國考古學和世界考古學的發展、考古學領域重點和前沿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在本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我省有五項考古發掘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

                  河南省鄭州市東趙遺址考古發掘、河南省洛陽市漢魏故城北魏宮城四號建筑遺址考古發掘,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河南省欒川縣孫家洞舊石器遺址考古發掘、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同樂花園北區2011-2012年考古發掘、河南省伊川縣鳴皋鎮徐陽墓地考古發掘,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三等獎。

                  閉幕式上,舊石器考古專業委員會、新石器考古專業委員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兩周考古專業委員會、秦漢考古專業委員會、三國至隋唐考古專業委員會、宋遼金元明清考古專業委員會、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委員會、動物考古專業委員會、植物考古專業委員會、人類骨骼考古專業委員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新興技術考古專業委員會,這13個個專業委員會負責人分別匯報了本專業委員會的學術討論與交流成果。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表示,此次大會是中國考古學最新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的一個展示,是新方法、意識和見解交流的盛會,是促進中國和國際國際學術界交流的盛會,青年考古學者展示自己的一個平臺,還是中國考古學會這些年一些成果面向社會全面宣傳和普及的盛會。

                  最后,大會還通過了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鄭州共識。

                文章關鍵詞:中國考古學大會;考古發掘;獲獎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張獻忠沉銀遺址將首次考古發掘 先排水再挖寶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周春水,2015年底,到彭山實地查看時也曾建議“先圍堰,再發掘”。

                • 張獻忠沉銀遺址將首次考古發掘 先圍堰再挖寶

                  隨后,四川省文物局向國家文物局請示,請求2016年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水下考古發掘工作。”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周春水,2015年底,到彭山實地查看時也曾建議“先圍堰,再發掘”。

                • 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舉行 豫5項考古發掘獲田野考古獎

                  “河南是中華文明發祥地,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自從1990年評選以來,河南共有43個考古項目入圍,全國第一,其中鄭州共有13個考古項目入圍,也是全國第一。”許宏說,二里頭遺址宮城城墻,則是中國最早的紫禁城。

                • 河南五項考古發掘獲得“田野考古獎”

                  5月21日,在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中國考古學首個終身成就獎、田野考古獎、考古研究成果金鼎獎、青年學者金爵獎公布。我省有五項考古發掘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

                • 河南五項考古發掘獲“田野考古獎”

                  5月21日,在鄭州召開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中國考古學首個終身成就獎、田野考古獎、考古研究成果金鼎獎、青年學者金爵獎一一公布。我省有五項考古發掘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

                • 2015年洛陽發掘古墓千余座

                  據洛陽市文物部門介紹,2015年,該市考古發掘遺址面積達2萬平方米,除1000余座古墓外,還包括其他文物遺跡100余處,其中伊川徐陽墓地考古調查與發掘……

                • 南海I號考古第二階段:出土數百件金器瓷器

                  今年以來,“南海I號”考古發掘已經出土小件器物瓷器標本900多件(套),漆木器11件,銅錢95組共5000多枚,金器120多件,殘損標本2100多件,還有少量動物殘骸、錫壺、銅鏡、銀鋌等。

                • 南京稱未確定獅子沖墓是帝陵 暫停考古發掘

                  近日,國內許多專家質疑南京棲霞區獅子沖兩座大墓的考古發掘活動。對此,南京市文廣新局今日回應表示,依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還不能確認此次進行考古的兩處墓葬是陳文帝陳蒨的永寧陵。

                • 古泗州城重見天日

                  日前,有著“水下龐貝城”之稱的泗州城,經過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一年多的考古發掘,在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后,其西南角部分重見天日,并出土了大量文物。圖為7月10日,江蘇省盱眙縣淮河鎮城根村,考古人員發掘出的古泗州城一角。

                • 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

                  6月9日是第七個世界文化遺產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布了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成果,秦兵馬俑軍陣排列、兵馬俑的彩繪保護、遭遇水淹火燒破壞的年代順序等謎團,隨著考古發掘的推進逐步揭開了神秘面紗。

                • 洛陽一考古發掘項目獲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2011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3月1日揭曉,鄭州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淅川坑南史前遺址、淅川龍山崗新石器時代遺址、洛陽漢魏故城北魏宮城西南角發掘、滑縣宋代古船發掘等五項考古發現入選。

                • 中國考古01號首航南海 考古發掘水下文物

                  2015年4月12日,人稱“中國考古第一船”的“中國考古01號”“停靠在文昌清瀾碼頭。8年前,全程參與西沙華光礁一號沉船打撈工作的趙嘉斌,再度以隊長的身份出現在2015年度西沙水下考古隊的隊員名單之列,無疑為此次沉船發掘帶來了更大信心。

                • 南海一號考古發掘出大量瓷器:或為福船(圖)

                  “南海一號”考古發掘現場。孫鍵認為,從“南海一號”已經發掘的船型分析,“南海一號”屬于“短肥”船型,更符合福船的特征。孫鍵認為,目前能看到的還只是“南海一號”的表面,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船舷的多重板搭接。

                • 甘肅毛家坪遺址出土千余件周代器物

                  甘肅毛家坪遺址2013年度考古發掘接近尾聲,記者從考古現場了解到,今年共出土千余件周代器物,為研究早期秦文化提供了重要考古資料。參與現場考古發掘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侯紅偉介紹,在今年歷時9個半月的考古發掘中,共發掘墓葬、房址、陶窯、灶址、灰坑、灰溝等各類遺跡735處,出土銅器、陶器、玉石器、骨角器、鐵器等各類遺物1000余件。

                • 舞陽賈湖遺址出土3支骨笛

                  此次發現的古代遺存為研究遠古社會發展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