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我為勞動者點贊】拼命局長張紅衛:不倒鐵人播撒愛心

                2015年10月11日18:22  映象網

                5034

                  映象網訊(記者 南樂天 實習生 王藝楓)2014年9月1日,太康縣城下著陰沉的秋雨。謝安路中段白后一胡同里,擠滿了自發前來吊唁的人群,他們佩戴白花,拉著挽聯,沉痛、悲傷的氣氛彌漫在四周。

                  “張局長才49歲啊,太可惜了!”“張大姐是個好人啊,不該走的這么早啊!”“媽媽,您再睜開眼看我一次啊!”人群中發出各種聲音,他們說的這個人,是時任太康縣環保局局長張紅衛。

                  【出彩時刻】不顧病魔堅守在工作一線,視同事如家人

                  不足九平米的小房間里,僅有一張陳舊的桌子,簡單的擺設,一個放滿專業書籍的書柜,一個用來接待客人的小沙發。9月25日,映象網記者來到太康縣環保局二樓張紅衛生前辦公的地方,由于接任的局長還沒任命,這里的一切還保留著當時的樣子。

                  墻上掛著一張環保局的集體照,拍攝時間是2013年6月,張紅衛坐在中間笑得燦爛,看起來就像一位親切的大姐,而不是一位身患絕癥的病人。

                  但其實那個時候張紅衛的病已經十分嚴重了。她剛來環保局不久就被查出宮頸癌,可是工作一點都沒耽誤。

                  “張局長患病之后依然白天正常上班,到了晚上才去鄭州接受放療。每次到家都凌晨了,可早上來單位展現給大家的都是精神滿滿的樣子,特別堅強,你不說別人根本看不出來她有病!” 和張紅衛生前共事的辦公室主任楊耀坤向記者回憶起那段往事。

                  在張紅衛的帶頭領導下,小煉油廠被拆,違法污染企業被取締。在她任職兩年內,太康縣共創建市級生態村32個,省級生態鎮1個,爭取國家農村環境綜治項目2個。

                  辦公室的另一面墻上掛著一塊小白板,楊耀坤說,這里面也有一個故事。

                  原來在張紅衛剛到任的時候,有一次楊耀坤周五接上級通知,要求縣局一把手周一早上8點準時到市局開會,楊耀坤本打算晚一點再告訴張紅衛,結果過了兩天竟然把這件事忘記了。

                  “開會當天市局給我打電話說為啥太康縣環保局局長沒來開會,我一聽心想壞事了!張局長肯定得發脾氣了!沒想到張局長不但沒發脾氣,還反過來安慰我。”

                  事后張紅衛就送了楊耀坤這塊小白板,讓他以后再有事,就寫在白板上,這樣就不會忘了。

                  就是這樣親切的性格,使得同事們都沒把張紅衛當成高高在上的領導,大家私下里都愛叫她一聲大姐,有煩心事也會找她傾訴。

                  【大愛留聲】資助多名孤兒上學,好干部還是“愛心媽媽”

                  楊耀坤說最希望的就是能多出一些像張紅衛這樣的干部。

                  “張局長一來我們環保局,就知道她是個真正踏實干事業的人。上任不久,就把全縣23個鄉鎮轉了一遍。后來生病了,開會也都親自到場,做環境評價都在一線。就連去世前十天,她還安排我要配合好文明單位的材料申報工作。這樣的干部太難得了!”

                  不僅本職工作從來不曾耽誤,在工作之余,張紅衛也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愛心,資助多名孤兒上學,并照顧他們的生活。王小玉就是張紅衛眾多“兒女”中的一個。

                  一歲便失去雙親的王小玉在九歲那年,遇到了自己的“愛心媽媽”。

                  “第一次去張媽媽家里的那晚,她摟著我在被窩里睡覺,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母愛,第一次感受到了在這個世界上有了依靠。我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將來像張媽媽一樣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而今以優異成績考上太康縣一高的王小玉,回憶起張紅衛時總是忍不住哽咽。

                  【映象對話】

                  記者:簡單總結一下,在大家眼里張局長是怎樣的人呢?

                  楊耀坤:堅強、樂觀,感觸最深的還是她對工作認真到拼命的精神。而作為同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她查處污染企業時的魄力,平時說話張局長又很家常,感覺就像和藹可親的老大姐。

                  記者:張局長一邊工作一邊和病魔作斗爭,大家有沒有對她進行過勸阻?

                  楊耀坤:不光同事,她的家人、朋友、主治大夫都勸她好好住院治療,可是勸不住啊。張局長一心系在咱縣的環保事業上。確診當天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自己剛到任,這個時候請假了那么多工作怎么做?腫瘤手術剛做完就來上班了,傷口都沒好透。后來免疫蛋白都測不出來了還堅持到一線,全瞞著我們,從來不讓我們看到她難受的樣子。

                  記者:請用一句話形容張局長在您心目中的形象。

                  楊耀坤:就用她的那句座右銘吧,“我捧著心踏著微笑的風款款而來,只為給予你一種溫暖與愛的情懷”。

                文章關鍵詞:中國夢;張紅衛;環保局長;拼命 責編:王嘉懿
                5034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軍旅情·八一頌警民共筑中國夢慰問演出在鄭州舉行

                  7月29日,在八一建軍節前夕,由河南鑫之翔集團主辦的“軍旅情?八一頌軍民共筑中國夢”文藝晚會在武警河南總隊直屬支隊大禮堂精彩上演,演員們把一首首動人的歌曲、一支支優美的舞蹈奉獻給了在場的每一位官兵,并為他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和慰問品,共同譜寫了一曲警民魚水情的生動樂章。

                • “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主題演講比賽舉行

                  6月16日,“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主題演講比賽在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市委常委、漯河軍分區政委余豐立出席并為獲獎選手頒獎。

                • 法警陳鳳偉25年悉心照顧孤寡老

                  距離駐馬店平輿縣城10公里遠的辛店鄉敬老院,生活著兩位李姓孤寡老人,80多歲的她們無兒無女,但兩位老人在平輿縣人民法院法警大隊大隊長陳鳳偉的照顧下,生活安寧而幸福,還成了敬老院里其他老人羨慕的對象。

                • “中國夢 七彩夢”繪畫課堂為農民工子女放飛夢想

                  5月30日上午,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分公司團委精心組織策劃的關愛農民工子女——“中國夢 七彩夢”繪畫課堂暨慶“六一”主題活動歡樂開課,居住在北海港石步嶺港區農民工宿舍區的近60名孩子開心地參加了活動。

                • “中國夢·春之聲”詩頌英雄詩歌朗誦會舉行

                  為紀念李學生犧牲十周年,由市文廣新局主辦的“中國夢·春之聲”詩頌英雄詩歌朗誦會4月2日舉行。

                • 山窩窩里的中國夢

                  堅守貧困山區34年的代課教師任宗毓,大專文化,中共黨員,家住河南省魯山縣趙村鄉堂溝村。幼時因身患小兒麻痹,右腿落下嚴重殘疾,造成下肢行走困難,走路需要手托病腿挪行。他所在的河南省魯山縣堂溝村,地處深山溝,三十多個然村,散居著一百多戶人家。堂溝村小學校的學生來自方圓三十多個自然村。一間教室中有學前班,一年級和二年級三個班級,他用自己獨特的復式教學法,管理著三十六個孩子。

                • 中國夢·家鄉情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學社會實踐小分隊的學生們在耿長鎖紀念館學習耿長鎖的先進事跡與崇高品質。

                • 黃土地與中國夢

                  假如地緣政治中強調的“國家政策、政治立場確和地理環境有密切關系”的理論是正確的,那么同為上層建筑的國家主流文化,必定也和地理環境有密切關系。依老周看來,今天“中國夢”的實現,注定是這片神奇土地上自然生長出來的,是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而不會是嫁接的、移植的或者領養的。

                • 以中國夢為引領 努力推進中國人權事業發展

                  2012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并授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必須堅持人權普遍性原則與中國現實國情相結合,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好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

                • 保障改善民生是實現中國夢的牽引力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目標、實踐途徑和根本力量,即實現中國夢的牽引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