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獨家 > 正文

                洛陽農民成立農合社 由“靠天吃飯”到“旱澇保收”

                2013-10-30 16:58 來源:映象網

                俯瞰葡萄園

                俯瞰葡萄園

                葡萄獲得豐收

                葡萄獲得豐收

                葡萄園內景色

                葡萄園內景色

                社員韓振超向記者介紹葡萄種植知識 

                  映象網訊(記者 王寬 馬珊珊 文/圖)“原來咱們這里都是靠天吃飯,現在可不一樣了,不管天氣咋樣,旱澇保收?!闭f起現在的生活,洛陽市洛龍區郜莊村村民馬松法樂得合不攏嘴。

                  由原來的靠天吃飯,到現在的旱澇保收,由當地村民韓江峰、韓江超發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讓郜莊村村民的生活有了質的改變。近日,映象網記者來到洛陽,走進洛龍區龍陽葡萄文化主題公園,了解郜莊村村民成立農業合作社共同致富的故事。

                  【回顧】種地靠天吃飯 洛陽武漢兩地跑

                  郜莊村位于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園區石窟東側,北靠龍門東山,西依伊河,全村共有836戶3500人,總面積6600畝,耕地2330畝。因為可耕種土地少,全村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7畝。當地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由于集體灌溉設施落后,村民多種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農作物水分來源主要靠自然降水。馬松法說:“原來種地基本上是靠天吃飯,一點兒都不夸張?!?

                  據馬松法介紹,他家里有3個孩子,原來每到農忙家里忙不過來時,孩子們都會從外邊回來幫忙干活,來回要耽誤好幾天時間。“他們來回的路費也不便宜,地里種的糧食也賣不了多少錢,怎么看都不劃算?!瘪R松法說。

                  村民韓振超家里只有1畝多地,每年種一些簡單的糧食作物,地種上后就去武漢打工,根本沒功夫去打理地里的莊稼;等到收獲時,再從武漢趕回來,經常是洛陽武漢兩地跑,不僅浪費時間、精力,而且也沒掙到錢。

                  韓振超說:“我也沒什么技術,只能去建筑工地上做苦力,說白了就是農民工,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掙的錢卻不多?!?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