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文輝)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不少在校大學生的購物渠道,只要輕點鼠標,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專家表示,電子商務的興起是一種必然趨勢,對在校大學生來說,網購要謹慎選擇,消費要量力而行。
支付寶最新發布的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全國超過一半的大學生加入了網上淘寶和網上支付的大軍,網絡購物的便捷成為大學生購物的首選,足不出戶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網購的興起,給學校周邊的實體店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臨近農業大學的服裝店、化妝品店,精品屋等商鋪紛紛打出促銷廣告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一家書店的老板對記者說,他們家的書比去年同期的銷量下降了一半,店里冷冷清清的狀況讓她十分無奈:“銷量人流量感覺都少,網絡發達了,人都省事了,在網上一點都送貨到門,現在生意不好做了。”
網購除了方便快捷,學生間的相互影響也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專家表示,大學生處于學習文化知識的關鍵階段,由于目前還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所以要量力而行。
有數據顯示,大學生網上購物的月平均支出在550元,我省大學生的月平均支出達到443元,我省大學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費在1000元左右。鄭州大學工學院大三李薇說,她們女生寢室的許多同學,平常上網主要就是瀏覽購物網站,一般每月花費五六百元比較常見,這樣的支出讓許多喜歡網購的同學有點捉襟見肘。
鄭州大學商學院教授周修亭老師說,電子商務以后會成為一種必然的消費趨勢,學生由于是集體生活,相互之間生活反方式的影響也是大學生網購增多的一個原因:“大家在網上感覺都很好,又很便宜,又方便又不用去跑了,送貨送到校園了,這也是一個因素。”
周修亭建議,大學階段是學習文化知識,鍛煉本領的關鍵時期,不能長時間沉迷于網絡。對于網絡購物,要理性適度:“盡量選擇好的企業,好的口碑,另外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要無節制的,要圍繞學習采購東西,合理消費。”
與傳統的購物方式相比,網購的便捷性不言而喻,只要輕輕地點擊鼠標,自己心儀的商品就會通過高速的物流通道抵達你的家門口。但是對于學知識長本領階段的在校大學生來說,購物并不是大學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如果讓網絡購物過多占據了我們的經歷,掏空了我們并不太鼓囊的腰包,我們想最終要失去的恐怕就是我們的理想和未來。對待網購,我們要理性,要適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