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見習記者 朱璐)經濟學作為高校大類學科,一直都是考生熱捧的對象。記者調查發現,六成家長想讓孩子學經濟,但也有人擔心報考熱引發就業難。
今年6月初,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就業藍皮書《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2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最高的學科門類中,經濟學以92%位列第三。鄭州大學經濟學院大一學生李向前說,當初選擇經濟學的想法很簡單:“這個學科報考范圍比較廣么,各行各業都牽扯到經濟學里面的一些東西。”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系學生周晴:“當時就是父母讓我報的,覺得好找工作。”
目前,經濟學雖然在就業率最高的學科中排名第三,但在麥克思就業報告中,經濟學大類中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則成為本科黃牌專業,亮“黃牌”意味著該專業有失業量增長的趨勢,很多人開始擔心高人氣經濟學會因為報考人數爆棚而對以后的就業率產生影響。
對此,河南財經學院金融系崔明秋教授表示,雖然目前來看經濟學學科就業率不低,但由于經濟學包含范圍較廣,就業率和具體的專業掛鉤,因此他建議在挑選專業的時候,學生可以考慮報考經濟學中的微觀專業,“看學校如何設置金融類專業,如果主要微觀這一塊的話,微觀經濟的話工作還是比較好找的。”
對已經進入經濟學領域的學生來說,他建議:“學習方面要有一個數學基礎, 側重一些保險了投資銀行啊,公共理財啊這一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