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新聞 原創 視頻 評論 財經 房產 汽車 家居 教育 健康 科技 旅游 體彩 消費 娛樂 公益 河南爆款 數讀有道 鄭在讀書
                映象教育
                映象首頁 > 教育頻道 > U百科 > 正文

                只用5句話就讓孩子乖乖聽話

                2018-01-17 10:52 來源:映象網教育頻道

                [摘要] 種好莊稼,首先要了解它的生長規律,何時播種,何時施肥,皆有規律,不可亂來。教育也是如此。

                  種好莊稼,首先要了解它的生長規律,何時播種,何時施肥,皆有規律,不可亂來。教育也是如此。

                  1控制自己的情緒,承認孩子的脾氣

                  我們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視孩子的感受,這是很多父母及教師的一個弊病。

                  父母打著愛的名義,用父母的權威,期待孩子能夠言聽計從。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固執的堅持或者犯了小錯的時候,就去威脅吼叫。

                  孩子在情緒激動時,聽不進任何意見。因為你在吼叫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被封閉的,因為心理保護機制會讓孩子進行自我保護。

                  當孩子耍性子不聽話時,可以嘗試著說:“你現在是不是有點生氣?”“你現在是不是有點不滿?”也就是替孩子說出內心的情緒。

                  年齡小的孩子,還不懂得正確表達、發泄自己的情緒,所以當他們感到心情不悅時就會鬧別扭。

                  如果家長能幫孩子把情緒說出來,一來,孩子會感到被理解、被關心。二來,這也教會了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一味的耍性子。

                  2選擇正確的溝通方式

                  面對怎么說都不聽的孩子,用“狠話”威脅他們,這是很多父母慣用的套路。

                  再不走,就把你一個人扔在這里。

                  再這么瘋跑,以后再也不帶你出門。

                  再敢頂嘴就打你屁股。

                  ……

                  “狠話”一出,因為畏懼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斂。但是,這個“大招”不能長期使用。使用的越頻繁,失效的也就越快。

                  大聲威脅的次數多了之后,孩子就會習慣,看似在聽你說,其實注意力早已經游離到別處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說什么。

                  3

                  簡單干脆地要求孩子怎樣做

                  對孩子提出要求一定要干脆而堅決,不能拖泥帶水。嘮叨只會讓孩子由最初的內疚不安轉變為不耐煩。

                  當不耐煩隨著被說的次數以幾何倍數增加時,孩子就會產生“對抗”心理。說得越多,孩子就會用“不聽話”來報復父母。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要求難道不是嘮嘮叨叨的嗎?

                  這孩子怎么都喊不動?

                  我都說了一萬遍,你怎么就不聽?

                  上學要遲到了,催了十遍八遍的,怎么還這么磨蹭?

                  ......

                  同樣是讓孩子早點去上學,不如就用一句話:給你5分鐘收拾,我看著你做!

                  4

                  對孩子的批評,就事論事

                  我們在大聲斥責孩子的過程中,情緒會變得非常激動,于是常常借著孩子這次的錯誤長篇大論,甚至把孩子之前的舊賬翻出來。

                  同樣是批評孩子沒做完作業就玩手機,一種方式是:

                  你看你看,沒記性!上次說的不是你是吧?

                  自己不知道自己這次成績多差是吧?沒點羞恥感是吧?

                  孩子,人要有點自制力,才能有出息!

                  另一種方式是:5分鐘后,我要看到你坐到書桌前寫作業!要不然這一周都沒法玩手機了。

                  5

                  給壞行為一個替換方案

                  在孩子好動的年齡,以限制孩子的自由的方式讓孩子聽話,永遠不是一個好辦法。

                  小優剛會走路的時候,最愛干的一件事就是從椅子爬到桌子上。這時,我說,“嗯,你想爬桌子啊,但桌子不是用來爬的,我會擔心你摔下來。我們換一個安全的地方去爬和跳,你覺得哪里合適呢?”而不是,“又爬又爬,你這個孩子皮的不得了,趕緊下來!”

                  幫助孩子找到一個替換方案。孩子也許并不是想爬桌子,她只是想“爬”,那把她的注意力引導到可以爬的東西上。

                  其實,大多數孩子被這樣問責時,往往很蒙圈,還真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哪了,更別說如何改正了。在這種情況下,再多的斥責、逼問都是無益的。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長提供一個選擇:“你有兩個選擇,第一,繼續看你的電視,但是接下來一周都不能再看了;第二,你現在關掉電視來吃飯,以后每天還是能看半小時。你選一個吧!”

                  如果你可以試圖理解孩子,而不是改變孩子,那么育兒就會變得簡單很多!

                (責任編輯:胡浩斌)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