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2日,工信部發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速40%以上。支持有條件的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立無人機相關專業,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無人機人才培養和服務體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
各地航空工業主管部門要切實承擔起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的責任,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根據本地區發展實際,采取有效措施落實本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各省級航空工業主管部門應建立省、市、縣工作協調機制,在規劃編制、政策支持、安全監管等方面加強指導,協調解決本地區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重大問題。
(二)加大政策支持
利用現有政策渠道,支持開展民用無人機關鍵技術、應用技術和安全監管技術及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研究。加大農用植保無人機的推廣扶持力度,利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智能制造專項等政策加大對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的支持。支持建立知識產權服務機制,加大技術創新成果保護力度,推動知識產權共享。鼓勵地方政府從融資、市場等方面加大對民用無人機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
(三)注重人才培養
支持有條件的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立無人機相關專業,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無人機人才培養和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引進國內外高層次技術人才,加強技能人才培訓。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加快培育無人機關鍵技術、安全管控等急需緊缺型專業人才,構建具有競爭力的高端人才隊伍。
(四)發揮協會作用
加快建立全國性的無人機行業協會,積極發揮協會作用。支持成立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推動無人機領域協同創新。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熟悉行業、貼近企業優勢,加強宣傳和引導企業用足用好各項政策。強化行業自律,促使企業在生產、銷售過程中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從源頭上規范民用無人機生產應用。推廣多種形式的無人機競賽及科普活動,提升人民群眾對無人機的認知度和安全使用意識。
(五)強化日常監管
加強民用無人機制造業行業統計和信息登記,掌握民用無人機生產企業和產品情況。加強部門協作,發揮管控平臺作用,督促企業和用戶依法依規生產使用無人機;加強法規標準約束,打擊惡意競爭、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推進將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列入社會征信系統,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的環境氛圍。(記者 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