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3日,記者從河南省司法廳了解到,近日,省司法廳就開展辦理公證“最多跑一次”工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36項公證事項,要實現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
出生、死亡、結婚證;學歷、學位、曾用名,日常生活中,很多領域要使用到公證。23日,記者從河南省司法廳了解到,近日,省司法廳就開展辦理公證“最多跑一次”工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36項公證事項,要實現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
據介紹,此次活動的范圍是全省范圍,“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范圍包括公證服務當事人申請材料齊全、真實,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
36項公證事項具體看
包括:
出生、生存、死亡、親屬關系、住所地(居住地)、學歷、學位、經歷、職務(職稱)、職業資格證書、無犯罪記錄、曾用名、國籍、戶籍注銷、未做過戶籍登記、(工資)收入、納稅狀況、指紋、不動產權證(房屋產權證)、機動車駕駛證、結婚證、離婚證、執業資格證書、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護照、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成績證明、出生醫學證明、撤銷委托聲明、法人資格、非法人組織資格、營業執照、公司章程、文本相符等36項公證事項。同時,各地可結合實際,進一步簡化流程、優化服務,逐步擴大“最多跑一次”公證服務事項范圍。
具體咋實現“最多跑一次”?以后辦理公證,咱老百姓可以享受到這些服務。
服務No.1
公證機構有一次性告知義務
為實現當事人“最多跑一次”,公證機構要求當事人提交的材料要明確具體,一次性告知清楚。無特殊情形,公證機構或公證員不得要求當事人再提供其他證明材料。提交材料的標準要在公共網絡平臺或公證服務窗口公布,方便當事人查詢。要公開咨詢電話和網上咨詢路徑,努力做到咨詢電話一打就通、咨詢事項一口說清、網上咨詢即時答復。此外,要落實首問負責制,最先接待當事人公證申請或咨詢的工作人員,應及時受理或一次性告知辦證所需材料,全權負責為當事人辦理或引導當事人辦理公證業務,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辦理。
服務No.2
推廣“互聯網+公證”,打通“信息孤島”
各公證機構要依托我省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逐步推廣公證服務網上咨詢、網上預約、網上受理、網上審核,推動具備網上申辦條件的公證事項由線下向線上轉移。有條件的公證機構可開通微信城市服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多種在線公證服務方式,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探索運用電子公證書、在線電子證據保全保管、債權文書網上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執行證書在線推送立案等技術。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要進一步加大溝通協調力度,加強與所在地公安、法院、民政、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的協作配合,打通信息壁壘和數據孤島。
服務No.3
公證機構要提供公益服務,開通“綠色通道”
公證機構要發揮公證公益屬性,加大公證工作回饋社會和服務社會困難群體的力度,完善辦證“綠色通道”,對老弱病殘當事人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出證;對行動不便困難群眾可提供上門服務,讓當事人“一次不用跑”;對符合公證法律援助條件的,減免公證收費。
服務No.4
無法當場出具公證書,可依托“快遞小哥”
對無法當場出具的公證書,公證機構應根據當事人的需要,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采取郵政、快遞或其他方式寄送公證書。需要寄送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應當在詢問筆錄中明確公證書發送的方式,寄送回單要留卷備查,切實保障“最多跑一次”落到實處。(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段偉朵通訊員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