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截至7月31日,鄭州市共有2147個工地,房建工程、市政工程、拆建工地等各項揚塵整治達標率均在九成以上。但空氣質量數據顯示,近期PM10污染仍占大頭。
昨日,鄭州市政府召開通氣會通報工地揚塵治理情況。據悉,截至7月31日,鄭州市共有2147個工地,房建工程、市政工程、拆建工地等各項揚塵整治達標率均在九成以上。但空氣質量數據顯示,近期PM10污染仍占大頭。
數據1
工地捂塵率達九成以上
通氣會上顯示,截至7月31日,全市共有各類建筑工地2147項,其中房建工程1181項,市政工程435項,拆遷工地209項,待建工地322項。截至7月31日,全市建筑工地綜合達標率為93.3%,其中房建工程達標率為92.7%,市政工程達標率為94.5%,拆遷(待建)工地達標率為93.5%。
各縣(市、區)的達標率中除個別數據外,均為九成以上的水平。其中,金水區、惠濟區、新密市、登封市的拆遷(待建)達標率達到100%,二七區、惠濟區、航空港區的市政工程達到100%,航空港區的房建工程達到100%。
鄭州市建設安全監督站站長李世杰表示,這次通報只是階段性的結果,接下來將進一步細化標準,確保在8月25日之前做到工地100%達標。
數據2
PM10依然是近期首要污染物
達標率再高,要看天氣好不好。鄭州市近來確實連現空氣質量“約談良”,不過,衡量揚塵的主要標準之一PM10,仍然占據了首要污染物的席位。
記者查詢環保部數據發現,7月20日以來,除去其中有3天首要污染物為“臭氧8小時”外,其余天數的首要污染物均為“PM10大顆粒物”。7月1日至8月4日,共有20天首要污染物為PM10,去年同期也有19天的首要污染物為PM10。
但鄭州環境監測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7月份的PM10濃度比6月份降了幾十個微克,幅度比較大,但是也基本和去年持平。
工地到底為“約談良”貢獻了啥?
看罰單:按日計罰頂格罰款
今年以來,市揚塵辦共督導各類建筑工地2967處,開具整改通知單12634份,向各級政府下發督辦催辦通知263份。根據督導情況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實施財政扣款129家1290萬元;依據《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對存在建筑揚塵違法問題的施工項目立案處罰30起;各縣(市、區)對轄區內揚塵污染治理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依照相關規定共追責人員30人。
截至8月4日,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對屬地范圍內的揚塵違法建筑工地實施財政扣款34家340萬元,實施行政處罰68起,每起兩萬元。“這個兩萬元是頂格罰款,另外再對轄區政府或主管部門執行10萬的財政扣款。”鄭州市建委黨委委員高必成說。
看設施:新增環保設備、防塵網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為了使“約談良”得以持續,鄭州市共投入整治資金42.9億元,人員85萬余人次,整治含新建圍擋3462公里,工地道路硬化1245萬平方米,新建車輛沖洗點,新購買大型灑水車160臺、小型灑水車2872臺,覆蓋防塵網9436多萬平方米。
對于效果,李世杰表示:“防塵網的立面防塵效果特別好,但平面上則需要留出植物生長空間,可能孔洞會大一點。但基本可以達到刮風不起塵。”
高必成則表示,近期很多基層單位或企業都在購置環保設備,但還不夠,比如鄭州市的吸塵車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