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過連續的放松限購、限貸、降息等政策利好后,多地樓市持續火爆,成交量穩中有升,而成交均價更是告別多月來的“持續下行”,迎來“止跌回升”。
關注
土地市場回暖,開發商看好后市
隨著市場的探底回升,對后市的信心也在加強,最明顯的一個案例是土地市場的回暖。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全國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住宅土地成交全面創造歷史紀錄。四大城市的住宅土地出讓金總和3037.9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全年將有望突破3500億元。
從9月開始,萬科、遠洋等房企已經多次出手在一線城市拿地。信貸政策的松綁使得一線樓市已經出現了企穩的跡象,隨著各類救市政策的出現,四季度部分房地產企業可能會進入土地市場期待抄底。另外,不少房企認為,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是與三、四線城市相比,風險仍然較低。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嚴婧說,在“忍”了大半年的時間后,房企的補倉需求已經“忍無可忍”。一線城市以及供求關系相對均衡的二線城市可以說是房企的主要銷售來源,一、二線城市的項目加速去化后,企業的土地儲備急需補倉。
土地市場向來是樓市的晴雨表,開發商的搶地熱情高漲也證明他們對后市依然看好,這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更像是一個催促入市的信號,值得大家關注。
機構視點
CRIC:賣房炒股靠譜嗎?
11月22日央行降息利好政策發布之后,A股打了雞血似的各種漲停板讓不少股民做夢都在笑。目前上證指數已經直逼3000點,機構普遍唱多,股民對牛市到來也一片歡騰。而與股市的熱火朝天相比,房地產市場依然處于調整震蕩階段,頗有“今市苦房久矣,吾聞房產勢弱也,不當買,當買者乃A股牛市”之境,于是曾經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出現的“賣房炒股”的呼聲越來越高。那么問題來了,是應該繼續投資房產呢,還是賣房炒股?
股市牛了,房市弱了,加倉股市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真的要不顧一切地賣房炒股嗎?不盡然吧。我們認為,對于賣房炒股,剛需還是不要湊熱鬧了,核心城市核心區域的購房投資者也要慎重考慮。但是對于一些入手了“不能買的房子”的,還是可以考慮換個投資方式的。
剛需自住型客戶畢竟目前使用需求大于投資需求,股市再火,還是有風險,賣房炒股,屆時露宿街頭就不好了。核心城市核心區域的購房投資者對于賣房炒股也應該慎重,畢竟房地產市場上有一句投資名言——“地段!地段!還是地段!”土地的稀缺性決定了這些區域房子的保值增值性強,房價也是易漲難跌,與炒股相比投資風險小很多,因此沒有必要非要“鋌而走險”,賣房進股市。
手上有或者打算買這幾類房產的,不妨考慮考慮股票。一類是投資房地產市場較差的二、三、四線城市的住宅的,此類地區房地產市場大多供過于求,且升值空間小,甚至貶值也是有可能的,尤其是所謂的新區,往往樓多人少。另一類則是手上持有或打算入手“不能買的房子”的,主要包括城市新區銷售型寫字樓、傳統專業市場、旅游地產、辦公產權類住宅和二、三線城市的遠郊養老大盤五大類,這幾類房子存在供應過剩、使用不到、回報無門等各種各樣的問題,發展前景堪憂。所以如果有這些前景不太理想的項目在手,與其坐等投資落空,不妨考慮賣房轉戰股市。
總體而言,投資者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實際投資狀況來細細考量,不妨自問一句:我適合賣房炒股嗎?熊市持續了這么久,今天這樣的情形也是千載難逢啊!不過還是要友情提示大家:牛市是大家的,虧本是自己的。
(注:CRIC是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的縮寫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