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區停車費價格放開后,管理部門將由事前定價轉為事中事后管理。 不少專家表示,價格放開不等于能亂來。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放開住宅小區停車服務價格,公眾擔心此次價格管制放開是否會造成小區停車費上漲。
事實上,此舉出臺以前,由于失衡的供需關系,國內一線大城市已出現小區停車價格“未放先漲”、政府指導價“失控”、各種變相漲價等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放開業主共有車位停車收費,有利于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價格放開后,意味著管理部門將事前定價轉為事中事后管理。
焦點一:業主對價格真能說了算嗎?
多數人對政策的解讀是,價格放開后的小區停車費由業主說了算。但業主真的能做主嗎?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業主委員會在小區停車管理上的話語權微弱。
1.物業公司服務差,存在利益尋租空間。
2.隨意改變公共區域用途,收入去向不明,一些本屬于業主的公共停車資源卻被物業公司的少數人操縱和壟斷,刻意混淆各種產權關系,在不該收費的區域亂收費,只售不租等。
3.小區業委會議價能力差,國內多數商品房住宅小區都沒有建立業主委員會。
焦點二:價格放開后政府就不管了?
小區停車費價格放開后,管理部門將由事前定價轉為事中事后管理。
不少專家表示,價格放開不等于能亂來。
首先,業主委員會的建設需要民政、住建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大力引導,特別需要街道辦事處等基層政府的協調,才能加強業主的話語權與議價權。
其次,政府相關部門不能單純以提高收費解決供需失衡問題,應該大力促進住宅小區停車位合理規劃。
再次,對小區停車價格的事中事后監管,一是要明確定價及調整是否按照法律流程走,二是明碼標價問題。
此外,相關規劃、稅務、交通、安監等部門,要在放開價格后加強事后監管,以督促物業公司合法經營,維護業主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一放就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