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購買二手房時,繳費基數并不是以實際成交價格為準,而是以登記的網簽價格為準。網簽價格通常比實際成交價低。但是當網簽價格低于過戶指導價時,繳稅基數則以過戶指導價為準。
你有木有在看好了一套房子,滿心歡喜的想要購買時才發現,原來還要交金額不少的稅費!于是預算吃緊了……
所以,稅費應該是購房者在做購房預算時就應該考慮到位的。不同的房屋性質繳稅不同,學習了繳稅的基本常識,有助于您做預算更準確,還可以節省看房時間。
學算稅費需要了解的五個基本點
1、區分普通住宅和非普住宅
簡單概括一下,有三個條件: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建筑面積在140(含)平方米以下,單價或總價不超過最高限的。三者均滿足的為普通住宅,任意一點不滿足的則為非普通住宅。
2、繳稅基數以哪個金額為準
在購買二手房時,繳費基數并不是以實際成交價格為準,而是以登記的網簽價格為準。網簽價格通常比實際成交價低。但是當網簽價格低于過戶指導價時,繳稅基數則以過戶指導價為準。
3、如何界定房屋年限
我們都知道房屋滿5年后交易可以免交個稅,滿2年可以免交營業稅,那么如何界定年限?
1)商品房與經濟適用房:均以契稅票填發日期或房產證登記日期為準;
2)已購公房:房產證填發日期、原始購房合同簽署日期、第一筆購房房款的銀錢收據日期——其中一個滿足年限即可。
4、如何界定唯一住宅
家庭名下登記在冊的房產是唯一一套住房的,即判定為唯一住宅。
5、怎么規定“差額”
交營業稅時,差額=此次交易的網簽價-原購買價(以原購房發票為準)
交個稅時,差額=此次網簽價-原購買價-合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