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比楊柳青桃花塢更神秘的木版年畫在這里!
                • 2016年09月05日 09:36

                • 來源:映象網-新農村頻道

                  這里是滑縣慈周寨鄉的李方屯村,細雨中的村落顯然靜謐悠然,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村莊,卻沿承著一件流傳千年的技藝。

                  年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年畫中門神的歷史最為悠久,而關于門神的來歷,在民間還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據《李世民列傳》記載:唐太宗時,李世民因噩夢致病,每逢深夜就聽見鬼叫,嚇得心中不寧,寢食不安。有位大臣進言:“派大將守門,必能驅鬼。”大將秦叔寶、尉遲敬德自告奮勇全副披掛,一人持劍,一人持鞭,站立宮門兩邊,徹夜守護,太宗的病果然痊愈了。太宗大喜,但想將軍守門不是長久之策,隨命畫工把兩位將軍的威武形象繪在宮門上。這一習俗傳至民間,后人便將二位將軍的形象木板刻印,貼于門上,用來辟邪,以求平安。這便是最初的“門神”。而門神和年畫聯系在一起,則是清道光年間的事情了。

                  滑縣木版年畫曾經是一個面向全國的年畫產地?;h木版年畫第二十七代傳人韓建峰告訴我們,從老輩人那里得知,祖輩的年畫曾經每年向外地賣出上百萬張,銷售區域不僅覆蓋鄭州,而且東至渤海黃海之濱,西達青海,北抵關外諸省。我曾很多次想象,在當年那樣一個交通不太發達,信息不太暢通的時代,李方屯村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里的木版畫,是怎樣聲名遠揚,讓它的足跡遍及到那么遙遠的地方呢?而我們的滑縣木版年畫,當年該是何等的風光?

                  馮驥才先生曾用“初聞不信,見了一驚”的話語來形容自己與滑縣木板年畫的相識過程,可見滑縣木版年畫有著不同尋常的過人之處。

                  滑縣木版畫不像楊柳青和桃花塢的木版年畫一樣,一個地區千千戶戶人家都在作畫,技藝的傳承一半依靠口訣,并不斷有這家那家的高手創造出嶄新的畫樣來?;h的木版年畫畫樣是祖先留下來的,很少改動。技藝只傳家人,不傳外姓,甚至只傳男不傳女,外來的商販更是不準走進他們的作坊。這里的年畫,更像是一種獨門絕技。

                  滑縣木版畫主要與民間信仰聯系在一起,是豫北地區一種重要的民間文化形式?;h木版年畫的題材多以神像和族譜為主。神像包括佛、道、儒等民間諸神,族譜包括鄉風民俗里的許多規定與內含。木版畫內容豐富,題材大多來源于人民群眾的生活習俗和祝愿,主要以人物、神話、典故、吉祥、福、祿、壽、喜、財為主要表現內容,以家族族譜、中堂、對聯等為表現形式,種類多達萬余幅。

                  木版年畫是一種民間美,它們出自一些沒有受過系統教育的民間藝人之手,看著很笨拙,但卻充滿了生命力。

                  8月31號至9月4號每晚20:25,新農村頻道《這里是河南》欄目,將為您呈現不一樣的《滑縣映像》。如果您不小心錯過了精彩節目,還可以在次日14:10收看重播。這里是河南,帶您認識不一樣的老家河南!

                責編:劉天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