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月子會所亂象:1萬和2萬套餐服務內容一樣

                2013-03-11 18:07 來源:半月談

                  新興行業亟待立法監管,制定行業標準

                  針對目前月子會所暴露出來的種種亂象,記者走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一些地方工商局負責人表示,月子會所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目前還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準入制度,他們也是束手無策。

                  專家認為,月子會所向消費者提供的是綜合服務,涉及醫療衛生、婦幼保健、食品等多方面內容,而非簡簡單單的做飯、打掃這樣的家政服務,原則上應該嚴格明確經營范圍。涉及衛生、食品的,有必要采取前置審批,除了工商登記外,還要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消防安全審批等,當企業提交的材料全部經審核合格后,工商部門才能予以正式登記。

                  肖迪娜說,月子會所是新興行業,但又有不小的市場需求,不應阻止其發展而是應盡快跟上監管,制訂準入制度和行業標準,對從業人員素質、操作規范、設備等提出硬性要求。

                  在廣西長期關注家庭服務業的業內人士陳紅崗認為,為了規范運作月子會所,有必要盡快立法確定監管主體,制定行業標準,明確行業準入門檻,嚴格培訓、考核從業人員,明確各有關部門職責填補監管“空白”,否則只會造成無序、惡性競爭,危害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損害消費者和投資者雙方的利益,不利于行業持久健康發展。

                  優艾貝國際月子會所總經理、中國保健協會母嬰保健服務專業委員會特邀護理專家王良鳳說,作為新興服務業,月子會所內部的消毒隔離、質量控制等尚缺乏標準。產后婦女和新生兒體質相對較弱,月子會所采取的又是集中護理,病毒感染的幾率相對于普通家庭要高,因此對月子會所的衛生情況應有更嚴格的規定。月子會所在消毒隔離環節要做大量工作,比如衣物洗滌流程都應有相關的標準,目前多為企業自定標準,是自我監督,缺乏外力監管。

                  專家同時認為,一味追求“天價”的坐月子理念沒有必要。復旦大學社會學系主任謝遐齡告訴記者:“目前,城市青年男女晚婚晚育的比例提高,其高齡父母帶孫一輩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年輕夫婦選擇月子會所無可厚非,但應合理消費、理性看待,畢竟和孩子之間的交流遠比產后塑形更為重要。”

                責編:李文麗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