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河南大霧鄭州經開區再飄雪

                2013-01-29 06:2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28日早晨開始,河南大范圍濃霧籠罩,其中鄭州、焦作、鶴壁等地最為嚴重,這天,省會不但發布了霾橙色預警,這已經是入冬以來鄭州發布的第四個霾預警了。鄭州市氣象臺還發布了大霧的最高級別預警——大霧紅色預警。此次大霧過程不但給民眾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而且對河南交通帶來了不少麻煩,據省內各氣象臺的監測顯示,28日,河南大部地區出現了能見度低于200米的大霧。其中,鄭州、漯河、焦作、新鄉、許昌、南陽等地能見度更是低于50米,河南30余市縣發布了大霧橙色和紅色預警。

                  河南省氣象臺預計,這次大霧盡管會逐漸減輕,但1月29日、30日,河南大部地區仍將有霧霾天氣。1月30日夜里到31日,全省陰天,大部分地區轉小雨。

                  灰鏡頭

                  播報

                  霧霾雪,鄭州昨日迎來組團式糟糕天氣

                  昨日,綠城鄭州再次迎來了讓人恐懼的組團式糟糕天氣:大霧、霾,局部降雪,“前赴后繼”。省會的空氣質量為中度污染。

                  昨日清晨6時10分,當多數市民還在沉睡的時候,一個壞消息已經從鄭州市氣象臺發出:“預計今天凌晨到上午,鄭州市區將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大霧?!本谷皇谴箪F紅色預警信號!這還是今年以來鄭州市氣象臺發布的第一個大霧紅色預警。

                  濃霧消散得非常緩慢,下午3時許轉成了霾。鄭州市氣象臺隨即發布了霾橙色預警信號:鄭州市區出現能見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據悉,今年1月份以來,鄭州市氣象臺已發布了四次霾的預警,次數之多在近年來較為罕見。

                  省氣象臺專家解釋說,霾本身就是污染物的積聚,雖然霧未必是污染,但卻是污染良載體,即“窩藏犯”??諝鉂駶檿r多是霧,干燥時多是霾,但往往霧霾交替或霧霾混雜,于是成為“同案”。消除霧霾,靠風“干洗”,靠雨“水洗”。但是,昨天的鄭州風不大,也沒有雨,沒救了。

                  解讀

                  A

                  三場“怪雪”為何都選擇了經開區?

                  昨日不斷有網民在網絡上發布鄭州降雪的消息。細算起來,這已經是今年以來鄭州第三場“怪雪”。

                  1月15日,在鄭州市航海路以南的第三大街,大雪飄飄,下雪的區域似圓形,直徑僅有約5公里。1月16日,在基本相同的地方和時間,又出人意料地飄落了第二場雪。有網友分析,之所以經開區老是下雪,是因為這里溫度低,而鄭州老城區的溫度高。

                  河南省氣象臺和鄭州市氣象臺專家在分析這三場“怪雪”時分析說,這三場降雪應該是強濃霧天氣加上地表大氣溫度低,造成小雨雪現象。這既和鄭州的大氣候有關,又和小氣候有關,從鄭州的大氣候講,1月15日、16日、28日,鄭州城區的空氣濕度都在80%上下,而空氣溫度在零下4度上下,因此,鄭州城區都具備了下雪的條件,但并不是說具備下雪的條件都會下雪,這就要看小氣候,經開區附近地處鄭州東南城區,氣溫更冷一些,更具備下雪的條件,因此就飄落了雪花。就像夏天鄭州會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現象一樣,都是小概率天氣事件,要想完全掌握和分析其成因,目前的技術手段還很難做到。

                  不但鄭州的夏雨、怪雪如此,霧也有類似現象,1月23日,不少市民發現,鄭州東區的霧也比西區要濃得多,

                  省氣象臺專家解釋說,一方面跟鄭州地勢西高東低有關,另一方面也跟東區水系發達,每次起霧,鄭州東邊總是比西邊霧大,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B

                  鄭州今年為何如此多霧?

                  今年1月份鄭州為何如此多霧,鄭州市氣象局氣象專家對近60年來鄭州的霧、霾天氣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鄭州市區每年平均有霧日為184天,大霧日18.5天,灰霾日49天,累計有251天都是云天霧罩日子,鄭州市區大霧日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這個期間的大霧日占鄭州全年大霧日的近51%。

                  C

                  霧霾為何肆虐?“首犯”被揪出

                  今年的第一個月,鄭州白云藍天的天氣屈指可數,大部分時間均處于不同程度的污染中。省氣候中心發布的一項分析報告說,今年1月份,鄭州乃至河南的霧霾肆虐,污島效應是“主兇”之一。

                  報告說,霾在河南大中型城市增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城市大氣污染物排放增加,另一個是城市發展使得大氣擴散能力降低。隨著城市的發展,工業企業增多,機動車數量快速增加,必然導致空氣懸浮顆粒物增多,城市變成污島,因而霾天氣增加。同時,城市建筑群增加和建筑密度加大,影響空氣流通,降低了大氣污染物的擴散能力。另外,城市規模擴大、人口和建筑越集中,城市熱島效應越明顯,在靜風天氣時,這種效應使得城市周邊空氣向城市中心匯聚,加大了城區污染物的堆積。近期嚴重的城市霾天氣污染,就是由這些因素疊加形成的。

                  省氣候中心建議,應建立城市重污染天氣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理機制,可試行在嚴重霧霾天氣下,采取控制城市汽車出行量等應急措施,減輕污染。

                  (記者 施書芳 實習生 馬茜)

                責編:李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