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fā)動機專家甘曉華用兩萬元建起燃燒實驗室

                2012-10-10 08:32 來源:解放軍報

                  甘曉華,空軍某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全國政協(xié)第十屆和第十一屆委員。2010年12月,胡主席簽署通令為甘曉華記一等功。2011年12月,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翻閱他的檔案,這樣一行字格外引人注目:“長期從事航空發(fā)動機技術(shù)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8項,發(fā)明專利5項……”

                  航空發(fā)動機是飛機的心臟。甘曉華所做的,就是給戰(zhàn)鷹一顆強健的“中國心”。

                  這顆“中國心”,不僅是中國戰(zhàn)鷹搏擊長空的澎湃動力,更是甘曉華畢生追求的動力之源。

                  勇敢的心

                  “軍隊科研人員就是要敢于亮劍,敢于立軍令狀。”

                  小個子,瘦臉龐,臉上始終掛著謙遜的笑。這是55歲的甘曉華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然而,隨著采訪的深入,這個印象被顛覆了。記者想不到,眼前這個文質(zhì)彬彬的院士,居然有個綽號,叫“甘大膽”!膽子有多大?試舉幾例。

                  1996年,我國引進的某型戰(zhàn)機因長期在高原使用,發(fā)動機未到壽便被迫停飛。

                  當時受國外技術(shù)限制,該機所有部件無法進口和返修。因為沒有技術(shù)資料、沒有修理備件、沒有加工設(shè)備、沒有相應(yīng)工藝,國內(nèi)相關(guān)軍工企業(yè)也放棄了對這型發(fā)動機的修理。

                  眼看重金引進的主戰(zhàn)飛機即將成為廢鐵,嚴重影響部隊作戰(zhàn)訓練,時為空軍某研究所發(fā)動機研究室主任的甘曉華心急如焚,決定冒險一試。

                  聽說他要攬下這塊“燙手山芋”,從主管部門到周圍同事,投來的全是懷疑的目光。最終,甘曉華憑借多年跟蹤研究這型發(fā)動機的經(jīng)驗,說服主管部門,接下這一任務(wù)。

                  一年后,甘曉華帶著20多人的團隊成功修復(fù)了這型發(fā)動機,使其功率平均提高10%,自主修建的試車臺系統(tǒng)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成果,使停飛的戰(zhàn)鷹重上高原,為國家節(jié)省經(jīng)費數(shù)億元。

                  “當年萬一失敗了怎么辦?”面對記者的追問,甘曉華沉思片刻,說:“攬下這個活,風險確實很大,但搞科研怎么可能沒風險?誰讓我們是穿著軍裝的科研人員呢?軍隊科研人員就是要敢于亮劍,敢于立軍令狀。”

                  “甘大膽”做的很多事讓人揪心,但不服不行——

                  只有2萬元經(jīng)費他就敢創(chuàng)建燃燒試驗室。在研究所的一處工棚里,他買了臺鼓風機,采用大量廢舊零件,建起了燃燒試驗室,開展起國外需要數(shù)百萬美元投入才能起步的燃油霧化機理和燃燒性能試驗,破解了一系列技術(shù)難題。他有句經(jīng)典語錄:“等不得!如果都等條件成熟再搞,‘兩彈一星’恐怕不會那么早就搞出來!”

                  戰(zhàn)斗的心

                  “發(fā)動機是設(shè)計出來的,更是試驗和使用出來的。”

                  記者提出到他當年創(chuàng)建的試驗室去看看,甘曉華眼神里放射出一種少有的光芒。

                  那是一處很不起眼的平房。一起采訪的宣傳干事正找人開門,甘曉華卻從褲兜隨手拿出鑰匙,開門而進,就好像回家一樣自然。

                  若非親眼所見,你很難想象,這里會是一間試驗室——幾根焊接而成的鋼管,4張辦公桌,幾乎是全部的家當!

                  然而,這的確又是一間足夠耀眼的實驗室——“不要小看這間平房,這里出了3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有一項專利沒有申報呢!”甘曉華的手輕撫著略帶銹跡的鋼管,自豪的聲音在平房里回蕩。

                  “那里是我落腳最多的地方,是我的‘戰(zhàn)壕’。我為什么隨身帶著那間平房實驗室的鑰匙?因為可以隨時‘戰(zhàn)斗’。”幾天后,在空軍裝備研究院整潔明亮的總工程師辦公室里,甘曉華忍不住又講起了平房里的戰(zhàn)斗歲月。

                  “發(fā)動機是設(shè)計出來的,更是試驗和使用出來的。”甘曉華說,“這么多年,我腦子里繃得最緊的一根弦,其實就是這4個字:試驗、使用。”

                責編:蔣宇飛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頻道推薦

                熱點排行

                1. 反乙肝人士當街穿古裝賣米
                2. 意大利3萬人齊跳騎馬舞(附圖)
                3. 鄭州引人才安家補助費最高200萬
                4. 鄭州公交空調(diào)車內(nèi)低于12℃開暖風
                5. 河南18個省轄市實現(xiàn)市市通高速
                6. 明年鄭州將建成14個森林公園
                7. 省直醫(yī)療保險繳費年限將調(diào)整
                8. 河南李博亞等3人當選最美警察
                9. 鄭州12月中旬將正式開測PM2.5
                10. 鄭州9月份房租比1月上漲13%

                專題推薦

                情人節(jié),愛在旅途中

                情人節(jié),愛在旅途中

                情人節(jié),一個關(guān)于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

                2013時尚圖騰 “蛇”我其誰

                2013時尚圖騰 “蛇”我其誰

                2013年,注定是金蛇狂舞的一年。以蛇為靈感元素的時尚...

                熱貼排行

                1. 全國兩會召開 給代表委員捎句話
                2. 元宵夜鄭州公園燈展成“人展”
                3. 坑爹油價又上漲 重回“8時代”
                4. 鄭州堵車時車輛闖綠燈也違規(guī)
                5. 鄭漂遭漲價潮"襲擊"直呼傷不起
                6. 信陽女大學生帶偏癱父親上大學
                7. 河南80%省轄市將成生態(tài)市
                8. 鄭州80后女性戀愛起步價7006元
                9. 洛陽棋手成豫首個世界圍棋冠軍
                10. 鹿邑派出所長扯姑娘長發(fā)拖行

                活動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