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目中,“學區房”代表著孩子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所以國內學區房受追捧,到海外買房也一樣,很多家長在買房很早之前就在考察國外的那些學區了。那么,在國外是否也有“學區房”的概念呢?那里的父母是否會為負擔不起高價的“學區房”而發愁呢?
在中國,“學區房”代表著孩子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臨近重點學校的房產,不僅具有較高的升值潛力,其抗風險能力也較強。那么,在國外是否也有“學區房”的概念呢?那里的父母是否會為負擔不起高價的“學區房”而發愁呢?下面跟隨小編盤點一下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學區房”狀況吧。
美國只有公立中小學跟“學區房”有關
美國的公立中學和小學(包括一年幼兒園),都是采取“就近入學”的原則。好學校必然吸引家長來買“學區房”,進而推動房價的上漲。美國法律規定,任何孩子,包括父母是偷渡者的孩子,只要是居住在這個學區內,都享有免費受教育的權利。學生免費就讀公立學校還需要他們父母或合法監護人居住在相應劃分的學區內,這時候學區房的作用就舉足輕重了。
美國只有公立中小學跟“學區”有關系。美國的公立中小學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學校周邊地區的房地產稅。各地稅率不同,大多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學區的資金跟房地產稅的數額是成正比的。學校資金多,則有財力提高教學質量。學校質量好,就會吸引有孩子的家庭搬到這些學校周邊居住,便形成了所謂的“學區房”。
正在上課的美國學生
如果家長計劃讓孩子讀美國私立中小學,那么跟“學區”就沒有關系了。美國的私立中小學不管學生的居住地區,優質學校首先看錢,每年學費起碼得交兩三萬美元。其次看人,如果進校后學生被發現是“朽木”或“壞料”,就會被清除出校。
美國大學沒有“就近入學”的規定。但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州內州外有別,比如外州(包括外國)學生,一年學費是三萬美元,而州內學生只要一萬美元出頭。如果要享受州內學費優惠的條件是:在開學前在該州住滿一年。無論住在州內哪個區域,一視同仁,跟“學區”沒有關系。
澳大利亞主流社會不追捧“學區房”
新東方前途出國咨詢有限公司澳新部資深顧問介紹說,澳洲的簽證政策只接受高中或高中以上學生,而在澳洲沒有類似于中國的“學區房”的概念。在澳洲,按區域劃分學校主要針對當地的學生,而對于國際留學生,可以直接申請好的學校。
“澳洲所謂的‘學區房’和國內的‘學區房’還不太一樣,中學分公立和私立兩種。首先私立基本都在郊區,所有學生都要寄宿,所以沒有‘學區房’的概念。而公立中學有些確實是類似于國內‘學區房’的概念,你是要在當地居住你才可以按片劃分到這個學校,那是針對當地的學生,國際留學生沒關系的,因為他們是被安排在寄宿家庭,他們是可以直接申請公立中學的。”不過,王鵬同時強調,并不是所有的公立學校都接受海外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