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調查|深陷“宰客”輿論漩渦的東戴河:設圈套斂財,有商家自曝一趟快艇宰客8000
“如果再這么搞下去,以后誰還會來?最后害的還是我們自己。”針對近日網上盛傳的東戴河宰客事件,30多歲的止錨灣村農家樂老板江濤(化名)感嘆,靠宰客發展旅游無異于殺雞取卵。
近日,網上流傳的騎快艇被宰、服務員強行攬客砸車等帖子,讓遼寧東戴河旅游區陷入輿論漩渦。
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調查發現,網絡流傳的游客東戴河遭遇,除大學生騎摩托艇被宰以及服務員強行攬客砸車事件是今年的事,其他均為舊帖新炒。陷入旅游信任危機的東戴河景區也暴露出自然生長狀態下的諸多問題,經營主體小且散亂、拉客宰客已成潛規則、旅游業缺乏長遠規劃,監管乏力。
東戴河新區管委會旅游局負責人表示,東戴河旅游業此前不是主導產業,發展六年來無規劃。針對摩托艇宰客現象頻發,目前管委會正在研究,明年將全面取締摩托艇項目。明年暑期之前,東戴河沙灘旅游的詳細規劃也有望出臺。
2016年8月17日,東戴河止錨灣,一處摩托艇經營處,兩名男子在游說女子玩兒摩托艇。
東戴河旅游身陷“宰客”危機
8月16日,有北京網友“被宰的羔羊0816”發微博稱,提醒去東戴河旅游的北京人注意,他和朋友一起騎摩托艇,約定100元一次,到岸后被要4000元。
“被宰的羔羊0816”介紹,他和一個朋友一起到東戴河止錨灣游玩,玩游艇之前和商家約定好100塊一個人。隨后,他和朋友兩人各乘一輛摩托艇游玩,一直是商家開著游艇,開到一處碼頭后,駕駛員讓他自己開,他便開了一段距離,大概500米。
“經過一座燈塔后,我問他是不是還是100塊,那人才說已經開了14圈,要1400元。” 被宰的羔羊0816說,他朋友在途中什么都沒問,回到岸上后,商家說他朋友開了26圈,要價2600元。
2016年8月19日,東戴河止錨灣,男子站在馬路上為大排檔拉客。
“一幫人不讓你走,又罵又恐嚇!” 被宰的羔羊0816說,十來個商家的人就在沙灘附近坐著,發生糾紛后迅速把他和朋友圍住。最后他和朋友被困倆小時,交了2000多元才脫身。
無獨有偶,8月4日,北京的王芳(化名)覺得東戴河離北京近,又是海邊,便和一家人前去銀泰海濱浴場游玩。經營摩托艇攤位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的招攬生意,約定好60元繞一大圈,王芳老公便乘坐游玩。
王芳說,途中問過駕駛員怎么玩,駕駛員說你接著開,不限時,隨便玩。結果上岸后就改口說10圈600元。
雙方發生爭執后,當時拉客的人、駕駛員以及附近海灘管傘的幾個人就圍上來,態度兇狠。由于有孩子和老人,王芳就交了錢。老人也受到了一定驚嚇。而在此后的1個小時里,她連續看到兩撥游客被宰,還都是中年男性游客。
除了上述游客反映的情況,近日網上盛傳的“東戴河悲慘的一天”也被刷屏,讓東戴河陷入更大的宰客漩渦。
微信朋友圈里流傳的帖子中列舉了游客在遼寧東戴河旅游區各種遭遇。騎快艇被宰、車胎莫名被扎、吃海鮮被要高價、被服務員強行攬客砸車等。這些帖子動輒閱讀量就10萬+。
東戴河新區管委會宣傳部一名相關負責人介紹,“發生在我們這里的事,宰客就是宰客,我們承認,但帖子中除了砸車的是今年發生的,其余的都是多年前發過的。”
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了解到,網帖描述的“騎快艇被宰、車胎莫名被扎”經歷,最早在2013年8月3日由名為“涵媽9”的網友在貼吧中發出。近期,“東戴河服務員強行攬客砸車”的視頻在網上傳播后,有網帖將其與3年前的曝光內容嫁接到一起,強化了網民對東戴河的“宰客”印象。
上述相關負責人介紹,“東戴河服務員強行攬客砸車”事件發生在今年7月24日,一名飯店服務員在馬路上攔車攬客,與北京車主陳先生發生口角。其中服務員用手持的廣告板砸向車輛的鏡頭,被行車記錄儀拍了下來。
這名相關負責人說,當時車主打了110,但警察趕到現場后車主已離開,返回北京后就將視頻上網了。當地民警第二天前往北京找到車主錄口供并于7月26日依法傳訊并拘留了砸車的飯店服務員。
2016年8月20日,東戴河止錨灣,男子開著摩托艇帶一名小游客游玩,正從一對母女倆身邊極速開過,引起驚呼。
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注意到,最近有關“東戴河宰客”的網帖已經從北京貼吧流傳到了天津、河北、遼寧等貼吧,題目也變成了《太可怕!天津人唐山人錦州人周末沒事兒千萬別去這里……》由此,也讓東戴河旅游業正經歷一場輿論漩渦。
前述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安網監正在調查此事,不排除有人惡意發帖。“我們發現這個帖子不是正常發出的,而是換了30多個IP地址發出的。”
強行攬客盛行
東戴河旅游區位于遼寧西南的綏中縣,與北京、天津、河北距離較近,綿延數十公里的海岸線上,分布著9個海濱浴場。
從北京出發,沿著京哈高速,開行4個多小時,便可到達東戴河止錨灣浴場——東戴河運營最早、規模最大的浴場。
8月17日下午,通往止錨灣的公路東側,每隔約20米,就有人拿著“日租房”或“農家院”牌子攬客,車輛速度稍慢,便會有攬客人員貼上車窗,甚至站在馬路中間,強行攔住過往車輛。
進入到止錨灣浴場附近,沿路海鮮大排檔門口都有一或多名服務員拉客。任憑附近廣播一遍遍傳來“禁止強行拉客”。
有攬客者將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探員領入一處大排檔就餐,該大排檔的章魚價格為185元每斤,遠遠高于市場價。
2016年8月17日,東戴河止錨灣,一處海鮮大排檔前,男子向記者推銷章魚,185元/斤,這只章魚0.74斤。
據當地知情人介紹,宰客的農家院和海鮮大排檔基本都是外地人在此承包的店鋪,租金昂貴,止錨灣沿街一年租金要四五十萬元,距離沙灘較遠的村內的也要20萬左右,“其實就是三個月的租金,一年能賺錢的時間也就三個月,全靠宰客收回成本。”
“以前不拉客,房間都住得滿滿的,現在不拉根本沒人住。”一名農家院老板介紹,除了租金壓力,爆發式增長的農家院也帶來激烈的競爭。最初,東戴河可供游玩的海灘就只有止錨灣和電廠兩處,三年前,農家院就有1000多家,如今已增至3000多家。
2016年8月20日,東戴河止錨灣,東戴河大街,路邊人們舉著牌子拉客。
自網上宰客事件盛傳以來,多名店家表示,明顯感到游客少了許多。有農家院老板說,現在很多有游客怕挨“宰”都不敢住這邊。
老板張野(化名)在止錨灣做農家樂生意已有三年,他回憶,止錨灣游客多時,農家院全是滿的,夏季里,每到周末,路上堵車就能堵倆小時,晚上沙灘上散步也是人挨著人。據其介紹,止錨灣海灘8成游客來自北京。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東戴河擁有近800家農家院。東戴河新區管委會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官方統計有1400多家,競爭很是激烈,“實際農家院數量比這個數字還要多。”
對于農家院為何沒有發票,這名負責人解釋,這么多家農家院如果要發票,需要正規辦理消防、餐飲、安監等合格證,但是現在基本都只有營業執照,“消防安監不達標,不可能辦下證來”。
摩托艇宰客成潛規則
8月17日下午,在止錨灣浴場,一摩托艇攤位豎著紅色的提示牌,“快艇每人每圈50元,摩托艇每人每圈100元,加圈加價不欺詐”。
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探員還未靠近,就有攬客者上前熱情介紹。約定好100元一圈后,探員乘坐由商家駕駛的摩托艇游玩。但在騎過程中,駕駛員對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探員說,“帶著你騎和你自己騎是兩碼事,你要不要試試。
2016年8月20日,東戴河止錨灣,一名摩托艇駕駛員揮手讓玩水的游客讓開,而摩托艇則有一名小游客開著。
隨后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探員駕駛摩托艇,由駕駛員控制方向,在附近海上轉了個圈兒。轉完后駕駛員問 “要不要再轉一圈?”
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探員否認后,駕駛員表示:“一圈一百,已經兩圈了,兩百”。
同樣在電廠海灘,御龍灣酒店南側約100米的“海星游”摩托艇攤位,駕駛員載著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出發不久便在停在海中,詢問探員是否要試開,探員同樣只是加油門,由駕駛員控制方向,3分鐘左右回到岸邊,駕駛員稱一共開了7圈。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探員質疑僅轉了4圈,該駕駛員暗示探員不要聲張,可以只收6圈的錢。最后,在岸上與該商家爭論一番后,交了500元。
2016年8月17日,東戴河電廠海灘,一處叫“星海游”的摩托艇經營點,駕駛員將探員帶到摩托艇老板那里交錢,說探員轉了7圈,而探員體驗時記得圈數確是4圈。這時,一名赤裸上身的男子走過來,兇狠的讓探員“別廢話”趕緊交錢。
東戴河一名經營摩托艇項目多年的商家黃飛(化名)介紹,海灘賺錢也就暑期的40多天,旺季也只有一個多月。本來這兩年游客消費人數就大不如以前,宰客曝光后,游客更不來了。
黃飛說,東戴河海灘一共有二三十家經營摩托艇的商家,各家宰客都有套路的,如果明確說一趟下來要跑個十圈八圈,很少有游客愿意乘坐。
“宰多少圈,全憑駕駛員一張嘴。”黃飛說,游客上艇后,駕駛員開一段兒,一般都會詢問游客要不要自己開,待游客玩興奮了,馬上會說“前面還有個18圈景點”,問游客要不要去。其實這是宰客套路,根本沒有什么18圈景點,等轉完回來,直接跟游客報價20圈,“消費2000(元)”。
回到岸上,駕駛員都心知,宰客后一定會發生爭執,他們就趁著爭執與游客討價還價,一般要價2000元,最多能砍下一半給1000元。即便游客打電話報警,警方來了只能當做糾紛調解,勸說游客少給些錢,但至少也要掏500元。
黃飛介紹,即便沒有網上流傳的天價宰客事件,止錨灣今年的生意也不好做,算上宰客,游客一次性消費也不過千元。此前生意好時,兩輛游艇一天收入七八萬元,倆人玩一萬元的也有。“一次跟一個北京人要了一萬,最后給了八千多。”他有些得意的說。
2016年8月17日,東戴河電廠海灘,一處叫“星海游”的摩托艇經營點,一名駕駛員單邊站立于摩托艇上,在游客間秀技術。
游客們不知道,帶領他們在海上狂奔的游艇駕駛員大多沒有駕駛證。黃飛透露,經營摩托艇快艇的駕駛員70%沒有駕駛證,商家雇駕駛員主要看“會不會攬客”,不會要求必須有駕照。平常有管理部門來查證,沒有駕駛證的駕駛員就拿別人的證頂。
黃飛介紹,在當地經營摩托艇快艇項目,只需要向東戴河管委會交航道租金5萬元,保證金5萬元,周期為6月到9月這三個月。所謂航道就是綁個繩子,弄倆漂浮球,自己劃一個界限,快艇劃線區域內活動,實際開行超出界限也沒有人管。
根據最新修訂的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規定,船舶是否需要登記備案與船的長度有關,船長度5米以上的摩托艇要經過完整的檢驗登記,方能在許可水域航行;船長度5米以下的摩托艇,國家對其檢驗登記沒有強制要求,若進入通航水域,影響公共安全,海事部門要予以勸離,但沒有強制處罰措施。
針對摩托艇宰客現象頻發,東戴河新區管委會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稱,因摩托艇經營基本都是個人承包,整個東戴河有30多戶,確實存在管理真空。管委會有專門的部門管理摩托艇快艇項目,但是個體經營很難通過審批。據其了解,這30多戶個體經營者,大多都沒有正規的審批手續。
該負責人介紹表示,目前管委會正在研究,明年將全面取締摩托艇項目。
東戴河旅游粗放發展,6年無規劃
東戴河海灘近年知名度大增,據東戴河新區管委會統計,高峰期旅游區日均接待游客近十余萬人。宰客風波發生后,東戴河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呂文峰公開表態,表示需要反省,并稱“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一兩件壞事、一條魚就可能腥了一鍋湯 ,我們的確需要加強治理。”
一位止錨灣村村民描述,以前的止錨灣非常貧困,都是莊稼地,村民靠種地和打漁衛生。
原來止錨灣也不叫東戴河,在村民李秀(化名)記憶里,“幾年前,突然有一天大家都叫它東戴河了,外地人打電話過來訂農家院,都問你這里是不是東戴河。”
正是那時起,止錨灣岸邊一棟棟高樓取代了漁村。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綏中濱海經濟區成立,2012年更名為東戴河新區。
東戴河新區管委會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回憶,2010年11月,東戴河正式進入開發建設當中。“東戴河”的字眼兒開始在省、市各大媒體上高頻閃現。
這名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用了6年的時間,發展到現在的程度,已經非常快了。旅游人數也從最初的每年160萬、280萬、逐漸發展到450多萬人。而我們的常住人口才幾萬人。”
東戴河新區從設立開始,按照“海岸中關村、生態新城區”定位,大力發展數字產業。
2016年8月18日,東戴河止錨灣,男子站在車子正前方攔車“牽驢”(拉游客)。
對于東戴河的旅游、沙灘規劃,上述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真沒有,現在只有新區的總體規劃,沒有對旅游和沙灘的詳細規劃。具體的投入比例也沒有。”
東戴河新區管委會旅游局負責人亦證實,東戴河旅游起步晚于新區規劃,旅游局2014年8月份才成立,至今僅兩年時間。
“東戴河新區這么多年一直在搞‘海岸中關村’,旅游并不是主導產業。”這名負責人說,以前止錨灣連樓房都沒有,就是個漁村和一條馬路。東戴河名聲在外,吸引大量游客涌入,自發地形成了旅游市場。
在經歷了“宰客”輿論風波后,這名負責人表示,管委會乃至綏中縣委縣政府正著手把旅游作為重要產業來做。旅游局對海洋、沙灘這塊兒的經營活動都會監管起來。預計明年暑期之前,東戴河沙灘旅游規劃將出臺實施。不排除規劃之后進行公開招商,逐步改變目前粗放經營的現狀。
新京報調查組 趙吉翔 攝影 大路 編輯 劉澤寧 趙蕾 校對 陸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