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國際機場,外籍貨運航班正在裝運貨物。
空中是起飛的飛機,下面是T2航站樓工地上林立的塔吊
早上在周口喝胡辣湯,中午在韓國吃烤肉,晚上回鄭州吃燴面……在燦爛的陽光下,河南人完成一次出國旅行,這是白日夢嗎?隨著鄭州機場二期工程快速推進、國際航線不斷開通與加密、“米”字形高鐵的規劃落地,不說位于高鐵十字框架上的城市,就連河南鐵路交通相對不便的南陽、周口、濮陽等地,依靠航空、鐵路、公路交織的多式聯運,實現出國一日往返的夢想已觸手可及。接天地之靈氣,迎八方之賓朋,在速度引領的航空時代,河南區位、交通優勢進一步得到強化。
[機場建設]T2航站樓一天一個樣
3月5日上午,一陣風迎面襲來,42歲的王云武趕緊閉上眼,扭過頭。風過后,他下意識地清理耳朵、鼻子和面頰上的灰塵,看見記者,他咧開干裂的嘴唇笑了,“對我們干建筑的來說,風沙大點不算啥,最難熬的是冷”。
王云武是湖北人,他所在的工程隊隸屬中建三局,負責鄭州機場二期T2航站樓東西指廊項目。去年11月,他們600多人的工程隊率先進入機場二期工地。那時,工地剛剛完成拆遷,大面積的空地上,還沒有多少工棚和腳手架。現在,多家施工單位都已進場,一些地面建筑正在一天天長高。
東西指廊項目要求3月底封頂,按正常工期,需要到6月才能干完。為了趕工期,他們晝夜不停施工,很多工人春節都沒回家。
王云武知道這個項目非同尋常,因為幾乎天天有領導到工地視察。項目經理也常強調:“這是連天接地的大樞紐工程,百年大計,馬虎不得!”雖然工期趕得緊,但質量要求嚴格,對每道工序,機場方都仔細審驗。
[擴建意義]樞紐建設關乎河南發展
王云武們知道他們加班加點建設的工程很重要,但不知道到底有多重要。重要到命之所系,從某種程度上說,交通區位優勢是河南最大的優勢,交通樞紐是河南的命脈!
3月6日,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以海陸重點口岸為支點,形成與沿海連接的西南、中南、東北、西北等經濟支撐帶。對此,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衛解讀說,“海陸重點口岸”中的“陸”,雖不能說特指鄭州,但肯定包括鄭州在內的內陸口岸建設比較好的城市。
機場二期工程是河南交通樞紐建設的重中之重,因為,現有的機場運力已經飽和,無力支撐快速崛起的河南向更高層次發展。
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黨政辦副主任李自強介紹,隨著航空客貨運快速增長,去年客運總量1314萬人次,貨運總量25.6萬噸。新開航線53條,航線總數達到143條。1997年建成通航的鄭州機場,其承載能力嚴重不足,飛機降落時甚至出現空中盤旋的情況。
“趕工期”的不只是建筑工人,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負責人說:建設之前需要拆遷,機場二期項目需新征地8587畝,涉及6個村莊,3255戶、13044人的170萬平方米的房屋需要拆遷,是航空港區近年來一次性規模最大、耗資最多、涉及面最廣的征遷行動。去年5月24日,征遷動員,去年11月底,征遷完成。
加班加點是因為時不我待,按照規劃,2015年年底,T2航站樓將投入使用。
機場二期工程按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9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的目標設計,在現跑道北側建設長3600米的第二跑道和滑行道系統。升級后新鄭機場飛機停機位達到43個,最大的停機位可以停包括空中客車A340和波音B777在內的最先進的飛機機型。
屆時,鄭州機場將成為繼上海虹橋機場之后,全國第二個集城際鐵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連接的機場.
[未來暢想]出國一日往返將不再是夢
航空港區內通過布局科學的內部路網快速與外界聯通,再由外部密如蛛網的鐵路、公路迅速將人、貨分流,形成快捷高效的多式聯運大格局。
透過熱火朝天的機場二期工程工地,我們可以可著勁兒暢想美好的未來。
“那么說,我早上6點起床,午飯前到達日本、韓國,已經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3月7日,南陽的張先生了解到鄭州新機場功能、鄭州高鐵南站、河南“米”字形高鐵規劃的情況后,興奮地說。
張先生是一家外貿公司老板,由于南陽地處河南西南,受交通制約,現在他要到鄭州坐飛機出國談個生意,往返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
對張先生來說,幾年后,如果高鐵、航班的時間點恰到好處,他早上6點出發,坐鄭渝高鐵,8點前到鄭州高鐵南站,坐一站地鐵到T2航站樓,辦理登機手續,9點前,人就在空中了。12點,在韓國的某個餐廳里,他可以輕松地品嘗正宗的韓國烤肉。如果他的生意談得順利,晚上他還可以躺在南陽舒適的家中睡覺。
規劃中的鄭州高鐵南站位于T2航站樓東約5公里的地方,是未來鄭州至重慶、鄭州至合肥的高鐵交會點,已經預留了鄭渝鐵路接入口。鄭州地鐵2號線也將南延至航空港區,向東穿過T2航站樓,與高鐵南站相連。
[藍圖初顯]織一張快速便捷的交通網
方便了張先生的鄭渝鐵路只是河南“米”字形高鐵左上角那一筆,在整個高鐵藍圖上,高鐵的觸角將名副其實地伸向河南的四面八方。
“米”字形高鐵框架是構建以客運專線和快速鐵路為主骨架的“一縱一橫四射線”的鐵路通道網絡。“一縱”即京廣客專,“一橫”是徐蘭客專,二者在鄭州十字交會。在此基礎上,規劃建設鄭州至重慶、至合肥、至濟南、至太原快速鐵路而形成的以鄭州為中心“米”字形放射狀高速鐵路網,是構建中原經濟區“米”字形發展軸的重要基礎。
目前,“米”字形高鐵框架雛形已基本鑄就,京廣客專全線貫通,徐蘭客專鄭州至西安段已通車運營、鄭州至徐州段已開工建設。
與航空、鐵路相匹配,河南公路網四通八達。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4841公里,全省18個省轄市中有17個省轄市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全省109個縣(市)中有99個通達高速公路,通達率92%。
是的,如張先生一樣,不說位于高鐵十字框架上的人們,就連我省鐵路交通相對不便的南陽、周口、濮陽等地,依靠航空、鐵路、公路交織的多式聯運,實現太陽下出國往返的夢想已觸手可及。
隨著一天一小變、十天一大變的機場二期建設,隨著一條條高鐵正在從藍圖走向大地,河南快速融入世界的未來,還會遠嗎?(記者喬偉輝文李康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