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起,家住航空港區的居民打開水龍頭就能喝到微甜的丹江水。隨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一水廠接通南水北調水源,鄭州市已有4座水廠接通南水北調水源向市民供應丹江水,受益人口330多萬。

                  ■數字

                  南水北調

                  全市受益人口

                  330萬人

                  市區

                  260萬人

                  港區

                  50萬人

                  新鄭市

                  20萬人

                  柿園水廠

                  丹江水占七成以上

                  去年12月29日,柿園水廠開始注入丹江水,初期丹江水和黃河水按照1∶3的比例“兩摻”流入千家萬戶。

                  昨日,鄭州市自來水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丹江水比例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每日35萬噸的生產規模有30萬噸為丹江水,夜間全部供應的是丹江水,白天稍微補給些黃河水,即將全部完成置換。其他幾座水廠如白廟水廠也將采取同樣方式進行水源置換,最終達到丹江水在鄭州市的全覆蓋。

                  航空港區一水廠

                  供應100%丹江水

                  昨日上午,隨著南水北調干渠小河劉泵站水閘的開啟,清澈的丹江水通過干管匯入鄭州航空港區水務有限公司第一水廠。至此,航空港區居民打開水龍頭全部能喝上微甜的丹江水。

                  航空港區水務有限公司日供水能力為20萬立方米。該有限公司第一水廠目前日供水量為6萬立方米,服務于航空港區各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

                  南水北調向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年配丹江水達9400萬立方米,約占鄭州南水北調總配水額的1/5,除滿足航空港區生產、生活用水需求外,在鄭州市區供水壓力吃緊時,還可通過27公里長的管道向市區輸水反哺,滿足市區供水需求。

                  ■提醒

                  除了柿園水廠、白廟水廠、劉灣水廠、航空港區水廠外,以后鄭州新建水廠,基本還要靠黃河水作為原水。鄭州計劃將中牟縣趙口作為新的黃河水水源地,向多個水廠供應黃河水。(鄭州晚報記者 張華 訊員 宋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