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2015年各高校保送生政策陸續出臺。

                  與往年相比,今年各高校要求普遍提高,外語類保送規模變小,專業收緊、測試科目增多,不少高校表示,保送生重質量,寧缺毋濫。

                  很多學校只招外語類

                  按教育部規定,有5類考生有保送資格。

                  不過,從各高校公布的保送生簡章看,很多僅針對外語類保送生。

                  據了解,今年上海財經大學取消了非外語類專業的保送生招生,清華、北大、人大、北航等名校公布的也只是外語類保送生方案。

                  此前,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已停止招收非外語類保送生。

                  不過,有些院校,比如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大等也招非外語類保送生。

                  在非外語類保送中,奧賽獲獎者是最主要的一類。按規定,在全國奧賽決賽中獲一等獎并被遴選為國際奧賽國家隊集訓的應屆生才有保送資格。

                  名校測試時間“撞車”

                  今年,多所名校的外語類保送生考試“撞車”。

                  據了解,北大、人大、復旦等多所高校外語類保送生選拔測試都安排在1月17日、18日進行。

                  另外,清華大學1月10日筆試,南京大學1月11日筆試。看起來,兩所學校考試時間并不沖突,但南大在簡章中注明,考生報到時間為1月10日14:00~17:00。

                  人大在保送生招生簡章中強調,“獲得該校保送生預錄資格且已承諾只報考該校的考生,將不允許再報考其他高校保送生招生考試,否則將取消保送資格。”

                  這意味著,考生須在多所名校間提前做好選擇。(記者 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