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蔣宇飛)近年來,接連刮出的“審計風暴”在老百姓腦海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經濟責任審計已經成為預防和懲治腐敗的手段之一。

                  11月7日,河南省審計廳聯合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等六部門,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對重點部門、關鍵崗位領導干部任期內至少審計一次。

                  審計對象分三類 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結合 

                  《意見》表示,各級要按照崗位性質和經濟責任的重要程度實施審計對象分類管理,根據不同類別審計對象,采取不同的經濟責任審計方式。例如,A類屬于重點審計對象,確保任期內至少審計一次。

                  A類對象包括,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干部;具有資金分配權、資源管理權、項目審批權、行政許可權及資金總量大的政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主要領導干部;重點院校主要領導干部;規模較大、資金總量較大的國有和國有資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企業領導人員。

                  另外,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主要領導,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主要領導干部等屬于B類審計對象,實行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黨委工作部門、人民團體主要領導干部,審計機關主要領導干部等屬于C類對象,以離任審計為主。

                  對于分類的標準,省審計廳經濟責任審計局副局長唐軍平介紹,這主要是根據領導干部所在部門的重要程度和任職時間長短等考慮,綜合審計力量,突出重點。

                  “這是按照中長期規劃進行的審計,有序而穩妥,不可能漏掉一個領導干部?!碧栖娖秸f,任中審計和離任審計相結合是一種制度存在,爭取到2015年實現以任中審計為主。

                  2008年以來全省審計各級領導干部14304名

                  據了解,省審計廳經濟責任審計局于今年7月下旬正式組建成立運行。省審計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標志著我省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又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是為強化領導干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的重大舉措。

                  《意見》表示,要強化推進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有效運用。比如,對審計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督促被審計對象及有關單位及時整改糾正,對整改不力、甚至走過場的要依紀追究責任;各級組織部門要把審計結果運用到干部選拔作用工作中,并據審計結果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

                  各級人社部門要把公務員考核、任免、獎懲、教育培訓等工作同經濟責任審計有效銜接,充分發揮審計結果在公務員管理中的效用;各級國資部門要將經濟責任審計納入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監督體系,將審計結果作為企業經營業績考評和被審計領導人員考核、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據悉,2008年以來,全省審計各級領導干部14304名,查出由被審計領導干部直接責任導致的違規問題金額44.3億元,管理不規范問題金額56.3億元,損失浪費問題金額2.6億元。

                  另外,向紀檢監察、司法機關及有關部門,移送經濟問題案件線索252件。各級參考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對存在問題的領導干部作出免職、降職、撤職和其他處分2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