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鄭州 > 正文

                滎陽市兩年累計收到慈善捐款1667萬元

                2017-03-08 17:56 來源:映象網

                表彰大會現場

                表彰大會現場

                    映象網(記者 王文凱 通訊員 蔣士勛)如何將中辦、國辦《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鄭州市迎接全國文明城市考評、國家衛生城市復審“雙迎攻堅”動員大會,鄭州市公共文明素養提升工程等重點工程落細落小落實?3月8日,滎陽召開會議,明確將該市持續開展的“修身行善,明禮守法”全民行動與鄭州“雙迎攻堅”相結合,帶領全市干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

                  2015年4月,滎陽率先啟動“修身行善,明禮守法”全民行動。兩年來,全民行動根治人心,“好人方陣”不斷壯大。近兩年全市累計收到慈善捐款1667萬元,惠及人數達2.3萬人次,本土企業家李發臣連續七年累計捐款近500萬元;李春風、馬英等4人獲評“中國好人”,另有河南好人1人,河南省道德模范2人,鄭州市道德模范(提名獎)10人。

                  三年來該市的醫患糾紛由2014年的51起,2015年的37起降到2016年的10起,醫鬧由2015年5起下降到2016年的1起;群眾的集訪量比2015年下降30%。沒有發生造成重大影響的突發公共事件、輿論熱點事件,順利通過全國衛生城市復審、省級文明城市復審,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優質產業項目相繼入駐滎陽。榮膺2016年度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60位,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31位,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第47位,創新創業百強縣市第71位,獲評中國文化休閑旅游旅游城市,入圍中國百強慈善城市,位居第36位。

                  滎陽市高山村、冢崗村2015年雙雙將全國文明村的金字招牌抱回了家,展示了精神文明創建的“滎陽力量”。2017年,作為全民行動鞏固年,滎陽將以“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為著力點,以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為抓手,突出做好公共文明素養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群眾精神文明創建等七個方面工作,全面推進全民行動楷模評選、“誠信滎陽”建設、優化人居環境開展志愿服務等十五項工作任務,通過系列特色活動的開展傳播社會正能量,在全市凝聚道德共識,提升全民素質,培育現代公民,提升城市形象。

                  為讓廣大農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城市般的整潔美麗,滎陽市去年12月率先啟動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工作,打造全方位、無縫隙、全覆蓋的環境衛生管理大格局。今年,滎陽將以鄭州全國文明城市考評、鄭州市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為契機,把“修身行善 明禮守法”全民行動融入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中心工作,依法化解社會矛盾、加強城市管理的全過程,解決個別區域“臟、亂、差”等突出問題。抓住制約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的突出問題,對照標準,找準問題,對癥下藥,綜合施策,把各項創建目標細化量化成具體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具體責任人,確保今年創成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在去年11月30日召開的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上,滎陽代表鄭州市做了典型發言,得到省委領導的充分肯定。今年,滎陽還將以實現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三個美起來”為目標,滎陽市以“清潔家園”活動為抓手,把加強農村優美環境建設與全民修身行動結合起來。引導廣大群眾強化衛生觀念,發揮主體作用,使廣大農民群眾成為“清潔家園行動”的主力軍。重點圍繞背街小巷、主次干道、鐵路沿線、集貿市場等臟亂差問題,加大治理力度,不留盲區、不留死角,進行全方位清理,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所帶來的新變化,享受全民行動帶來的新成果,努力打造“留得住鄉情、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和文化家園。

                  “今年,我們將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大興求實、務實、落實之風,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辦實事、講實效,使‘修身行善,明禮守法’全民行動始終充滿生機活力,在全市發展全局中大放異彩,以全民行動的新成效,為打造鄭西新城,建設和美滎陽,實現‘兩個率先’作出新的貢獻。”滎陽市委書記宋書杰說。

                責編:張迪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