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神十歸來猜想全解 國新辦解答航天員體重等諸疑問
                • 2013年06月27日 08:37

                • 來源:東方今報

                  十全十美

                  8:07 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天首次應用性飛行的神舟十號飛船,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預定區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順利出艙,他們身體狀況良好。這是神舟飛船第10次從太空返航;從2003年楊利偉首飛太空,到2013年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再度出征,10年間我國共有10名航天員進入太空,并平安著陸。據新華社

                  6月26日7時許,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3位“游子”在結束15天的太空遠行、即將返航“回家”前,記者隨搜救人員早早趕到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這塊在蒙古語中意為“平安”的土地,是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的主著陸場。

                  ●目擊著陸

                  【搜救】8架直升機騰空而起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白云低垂。此前連續幾天的陰雨,將草原的天空洗得分外清澈,空氣也格外清新。

                  草原上,8架搜救直升機和大批地面搜救人員正靜候待命,各種調度口令此起彼伏。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朝陽浸著霓虹燈般的光澤灑向草原。翹首以待的人們,安靜卻并不平靜。在飛船返回過程中,各種意外情況都可能發生。

                  就在這樣的寂靜中,一陣螺旋槳旋轉聲驟然響起,8架直升機接連騰空而起,轟鳴著向遠處飛去。

                  從神舟七號飛船開始,著陸場返回艙搜救主任務逐漸從地面轉向空中。直升機到達待命空域——這是飛船即將著陸的一個明顯信號!8架,也是著陸場歷年來使用直升機架次最多的一次。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現場許多人已經有些按捺不住,不時地抬腕看表。他們有的是工作人員,有的是部隊官兵,有的是媒體記者。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為了一個共同的期待相聚于此。

                  【著陸】神十返回艙降落傘徐徐降落

                  四分鐘、五分鐘、六分鐘……足足有10分鐘左右,天空中突然傳來“嘭”的一聲巨響!

                  “返回艙拋大底了!”人群中有懂行的大喊。

                  “看,返回艙主傘打開了!”又有人大喊。

                  “看見了!看見了!”許多人同聲回應。

                  每個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天空。在寥廓無垠的天幕映襯下,懸掛著神舟十號返回艙的降落傘,正徐徐降落,向祖國母親的懷抱安然飛來。

                  主傘成功打開,意味著航天員的安全有了最大的保障。

                  幾乎與此同時,一架架搜救直升機開始圍繞著飛船返回艙一圈圈盤旋,陪伴著越飛越低,離地面越來越近。地面搜救分隊的車隊,也向著陸點疾馳而去。

                  8時07分,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出艙】等待一個半小時終于看到聶海勝

                  此時,提前到達的搜救直升機已在返回艙周圍開闊地帶依次排列,成功建立起警戒區。記者趕到時,艙門已經打開,醫護人員正不時與航天員交流著,現場處置井然有序。

                  碧綠的草地上,靜靜橫臥的返回艙,在陽光的照耀下散射出淡淡的光芒。返回艙大底方向,1200平方米的巨大降落傘雖未全部展開,但也占了很大的區域,現場處置人員正對其進行整理收集。

                  又是一段讓人屏息凝神的漫長等待之后,醫護人員向現場指揮長報告,航天員健康狀況良好,可以出艙。

                  9時30分開始,身著乳白色航天服的航天員聶海勝、王亞平、張曉光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依次順利出艙。“回家”的游子們面帶微笑,不停地向大家致意。

                  由于3名航天員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了15天,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地球的重力環境,出艙方式按照國際慣例在工作人員協助下完成。

                  手捧著芬芳的鮮花,脖子上掛著藍色的哈達,3名航天員坐在椅子上接受了現場記者的采訪。

                  ●第一句話

                  聶海勝:太空是夢 祖國是家

                  “回家的感覺真的很好。”再度遨游太空后,聶海勝成為中國飛得最遠、在太空生活時間最長的航天員。“太空是我們的夢,祖國永遠是我們的家。祝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祝愿我們的人民日子越過越紅火!”

                  王亞平:圓了兩個兒時的夢

                  “這次飛行任務讓我圓了兩個兒時的夢想,一個是飛天夢,一個是教師夢,而且是在天地間上的課。”當問到巡游太空的突出感受時,中國首位“太空教師”王亞平微笑著說:“愿全國的青少年朋友們都有美好的人生夢想,有夢想就能成功。”

                  張曉光:航天夢永無止境

                  “我們是追夢的人,也是圓夢的人。”作為中國首批航天員中的一員,為了實現飛天夢,張曉光整整等待了15年。“我們航天人秉持一個理念,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航天夢永無止境,我們的奮斗永不止步。”

                  ●第一頓飯

                  六菜兩湯像媽媽做的家鄉飯

                  按照搜救流程,3名航天員接受采訪后隨即被抬上直升機。很快,3架直升機從草原上轟鳴而起。

                  在直升機上,他們將換下白色航天服,穿上藍色工作服,進行簡單的洗漱,吃上“回家”的第一頓飯。食譜很豐富,像媽媽做的家鄉飯,有小花卷和蛋炒飯,二米粥和面片兒湯,還有六個菜——榨菜肉絲、醬牛肉、蒜泥西藍花、清炒土豆絲、清炒芥藍、蘿卜燉羊肉,水果是蘋果和桃子。

                  他們的專機抵達北京后,中央軍委委員、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到機場迎接,3名航天員隨后乘車前往航天員公寓。他們將進入醫學隔離期,進行全面的醫學檢查和健康評估,并安排休養。綜合新華社

                  神十歸來猜想全解 國新辦解答航天員體重、生育、年齡等疑問

                  神十任務圓滿收官,3名航天員順利返回地球。在26日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針對航天員的體重、生育、年齡等熱點話題,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鄧一兵一一答疑。

                  身穿工作服 聶海勝增重

                  神十任務期間,網上炒作聶海勝重67公斤,在太空授課中測出的體重為74公斤。對此,鄧一兵表示,67公斤是聶海勝2005年參加神六任務時的體重。聶海勝參加神十任務發射出征的當天進行了體檢,體檢是空腹凈重72公斤。

                  太空授課中,聶海勝用質測儀測量質量的時候,當時穿著的艙內工作服、艙內用鞋等重約1.89公斤。所以太空授課時測量出的聶海勝的重量和實際體重基本相符。

                  航天員選拔不管是否已婚已育

                  針對記者提問航天飛行是否會對生育有影響,鄧一兵表示,目前沒有證據和數據表明航天飛行對人的生育能力會造成影響,我國航天員的選拔對已婚已育沒有硬性規定。我國對航天員的選拔有一套嚴格、科學和完善的選拔標準和選拔程序,只要符合這個標準,就可以入選航天員。

                  王亞平是真80后 有報道失實

                  近來,網上出現質疑王亞平年齡的聲音。鄧一兵表示,網上討論跟前幾年有關媒體報道失實有關。“我國載人航天任務實施以來,至今已經執行五次載人航天發射,每次執行任務,航天員的基本信息包括出生年月都是發射前一天才正式公布,在此之前所有的相關報道都是道聽途說,甚至是子虛烏有。”他指出,我們在公布航天員基本信息的時候,有一套嚴格的程序,既要認真比對他的公民身份登記信息,也要查他的入伍登記信息,同時要查他的個人檔案,還要個人簽字。“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無論是王亞平的公民身份登記信息還是入伍登記信息,顯示的出生年月都是1980年1月。”

                  出艙用時85分鐘因為重力再適應

                  神舟十號返回艙落地后,大概有100分鐘航天員才出艙,是為什么呢?

                  神舟十號艙門打開后,著陸場系統醫監醫保副主任劉建中先進入返回艙,詢問航天員身體情況,幫航天員解開束縛帶,把他們放在相對舒服的位置上進行體能恢復,同時做一些基本的醫學處置,包括給航天員喝一些功能飲料,以便于他恢復體能。

                  出艙時間較長,主要是因為讓航天員從太空失重環境回到地面的重力環境,要進行一個重力再適應的過程。航天員在天上生活、駐留的時間越長,他回到地面之后的耐力下降得就越多,恢復的時間相對來說就會更長一些。“這次航天員聶海勝第一個出艙,時間是85分鐘,跟當初出艙方案中規定的時間基本是一致的。”

                  劉洋“太空禮物”是自制中國結

                  隨著航天員們安全順利著陸,神十出發前的一個疑問也隨之解開。出發前,神九航天員劉洋曾告訴王亞平,去年神九航天員曾在太空留下神秘禮物,希望神十的3位航天員能夠自己去尋找。

                  答案終于揭曉。劉洋在太空留的禮物其實是她手工編織的一個中國結。

                  此外,劉旺是在一個福字背面寫下了“歡迎你們來到天宮一號”。

                  據了解,這些東西可能會放入太空博物館收藏。

                  綜合新華社

                  ■ 飛向太空

                  天宮二號2015年前后發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表示,神舟十號任務完美收官,根據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整體發展規劃和計劃,下一步我國將開展空間實驗室工程的研制建設。

                  2015年前后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2018年前后發射試驗性核心艙。

                  2020年前后完成中國載人空間站的建造。

                  在此期間,根據需要發射一系列的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向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提供物資的補給和成員的往返。

                  王兆耀同時表示,此次神十任務,利用天基測控和地基測控來共同完成太空授課活動,今后根據授課活動的內容,還可以再延長時間。載人航天今后還會繼續開展類似活動。同時,后續還將在地面開展一系列活動,把太空授課活動繼續延伸。據新華社

                  長征五號、七號火箭接力運載任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表示,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型譜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家族成員,一個是長征五號,是大型運載火箭;一個是長征七號,是中型運載火箭。未來它們將全面承擔我國空間站建設、空間發射的主要任務。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在研的最大運載能力的運載火箭,將主要用于滿足載人空間站等的發射需求,具備近地軌道20噸以上的運載能力。

                  兩型運載火箭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實現首飛。據新華社

                  

                責編:張靜潔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媒體人

                • 郭蕊

                  郭蕊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好房好家》主持人郭蕊

                • 依明

                  依明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民生熱線》主持人依明

                • 容帆

                  容帆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富黃金檔》容帆

                • 何君

                  主持人何君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何君

                • 李莉

                  李莉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李莉

                • 晨風

                  晨風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晨風

                活躍網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