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0日 08:46
來源:東方今報
一位市民拿手機掃描商品條形碼,以確認真偽
昨天上午,作為2013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內容之一,我省公安機關在鄭州市紫荊廣場集中展示“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成果。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治安部門共立案偵辦各類食品犯罪案件897起,涉案價值2.25億元。
□東方今報記者 劉長征/文沈翔/圖
市民用手機掃條形碼分辨假冒商品
昨天上午,紫荊廣場,在公安機關繳獲的假飲料、糖貨展臺前,不少市民拿著假冒的可樂翻來覆去地看,想找出破綻。
“我左看右看,跟真的一樣啊,沒看出來是假的。”一位先生看了半天,后來干脆拿出手機掃描包裝上的條形碼,想一查究竟。“結果顯示沒有這個信息,看來真是假的。”他說。
省公安廳副廳長陳志中介紹,自今年1月25日公安部部署在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以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治安部門共立案偵辦各類食品犯罪案件89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66人,搗毀窩點632處,摧毀團伙120個,涉案價值2.25億元。河南公安機關整體打擊戰果位列全國第一,公安部先后三次向河南發來賀電。
全省落實舉報獎勵資金200余萬元
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副總隊長馬智安介紹,雖然公安等各部門重拳出擊,但我省食品安全現狀仍不容樂觀。食品犯罪案件呈現團伙化、職業化的趨勢,犯罪場所多集中在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
“在專項行動期間,群眾向公安機關提供了破案線索7000多條,從中查破案件698起。”馬智安說,打擊食品犯罪也需要群眾去發現隱藏在身邊的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等。
“比如,發現有人收購病死豬肉,或者出售的商品出奇的便宜,群眾就可以撥打舉報電話(0371)65923179。”他說,截至目前,全省共落實舉報獎勵資金200余萬元。
■ 典型案例
洛陽生產銷售偽劣肉燕案
昨天,省公安廳還公布了一批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典型案例。
5月10日至13日,洛陽市公安局西工分局治安大隊經過多次摸排,在七一南路海鮮市場一肉燕銷售處,發現有大量的肉燕“三無”產品,當場抓獲嫌疑人兩名。在后續追蹤調查中,調查人員發現位于洛龍區安樂鎮中崗村的新名珍食品有限公司有制售偽劣肉燕的情況。
5月14日,西工分局治安大隊聯合西工工商分局將該公司加工廠及倉庫查封,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魏后珍等9人,當場查獲成品肉燕200余件、半成品100余件、食品添加劑9種。
5月15日,西工分局治安大隊以魏后珍等人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立案偵查。經查,犯罪嫌疑人魏后珍為新名珍食品有限公司企業法人,何某為技術副廠長,陳某、趙某為會計,4人自2013年年初以來購買制假設備,制作偽劣肉燕產品進行銷售,從中非法獲利,累計涉案價值約120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魏后珍、何某、陳某已被刑事拘留,趙某因孩子尚在哺乳期已被取保候審,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焦作生產銷售毒饅頭案
5月9日,焦作市修武縣公安局治安大隊與修武縣質量監督局、修武縣食品安全辦公室聯合執法,在修武縣高村鄉付屯村當場抓獲生產銷售有毒面粉的犯罪嫌疑人毛翠翠,查獲面粉25公斤。
5月31日,修武縣公安局治安大隊以毛翠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立案偵查。經查,犯罪嫌疑人毛翠翠自2011年7月起,在修武縣高村鄉付屯村開辦蒸饃店至今,其多次在加工饅頭的過程中違反國家規定添加過氧化苯甲酰。目前,犯罪嫌疑人毛翠翠已被刑事拘留。
■ 市地行動
商丘:抓獲涉案人員135人
昨天上午,商丘市公安局“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成果展示會”在該市帝河廣場舉行。
截至6月3日,商丘市公安機關共查處涉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案件121起,抓獲各類涉案人員135人,搗毀“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黑市場”等75處,打掉犯罪團伙13個,查處涉案金額267.8萬元。
東方今報記者 陳濤
實習生 馬賢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