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全城吃面 能不能拯救這份愛
                • 2013年01月25日 08:20

                • 來源:東方今報

                  殘雪消融中,四九天正寒,但鄭州卻有了幾分春天的溫暖。

                  “可不可以來我家吃碗面,這樣我妻子會多賺一些錢?!?3日、24日,東方今報以《一碗面的真情》、《“這個家不能散 我們要一起幫他過關”》報道了患骨肉瘤的面館老板李剛的遭遇,愛心瞬間涌向這個家庭。

                  昨日,李剛只有8張桌子的面館擠滿了聞訊專程趕來的人,有人吃一碗面,悄悄壓在碗下200、500元錢,名字不留就走了。

                  □東方今報記者 趙丹/文 首席記者 張曉冬/圖

                  【回顧】面館主人患重病 求助大家“吃碗面”

                  鄭州市鄭密路沁河路口,有一個“李記鹵肉刀削面館”。

                  面館由市民李剛夫妻倆和朋友合開,此前,夫妻倆在路邊賣烤串兒。

                  去年夏天,李剛被確診患了骨肉瘤。

                  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李剛妻子井女士一下子蒙了。

                  李剛偶爾乘坐過東方今報發起的愛心順風車,于是發帖求助,“可不可以來我家吃碗面,這樣我妻子會多賺一些錢。”

                  李剛說,就是想著能多賣些錢,后來得知治療費用極高,還萌生了轉讓飯店的想法,但后來又遇上點兒麻煩,“房東不同意轉讓”。

                  大病當前,急需費用治療,怎么辦?

                  【反響】 既吃面又捐款 一天善款聚6000元

                  1月23日,東方今報以《一碗面的真情》報道李剛的遭遇。

                  當天,第一波愛心涌向李剛。鄭州愛心順風車部分網友代表,帶著牛奶衣服等前往醫院探望。據網友“小狼”介紹,當天網友自發捐款6000元錢(詳見24日東方今報A09版)。

                  當晚,東方今報社會新聞部主任劉克軍(微博@劉言非語)發出微博,轉發量2000余次,李剛一家的遭遇引起全國網友的關注。

                  鄭州市政府網站官博“@鄭州市政府網站”的小編HOLD不住了:這種誠實,小編無法拒絕……吃面去。

                  微博認證為“蘇州廣電總臺都市音樂頻率主持”的網友“@948DJ鐘祥”說:鄭州的朋友,吃一碗吧!

                  “免費午餐”公益行動發起人@鄧飛轉發支持:鄭密路與沁河路口,李記鹵肉刀削面館,一碗面的真情。

                  網友@車間阿貓爽快地說:車間傳播機構鄭州總部全體去。我相信這個世界,比我們有愛心的,大有人在!

                  【直擊】 小面館爆棚 門外還候著食客

                  昨日,聞訊趕來的愛心食客,使“李記鹵肉刀削面館”爆棚。面館只有80平方米,擺了8張桌子,賣一些小菜、刀削面、砂鍋和炒菜。吧臺上,擺著東方今報當天關于他們的報道。

                  “23號的報紙,一個來吃飯的客人看到了,拿走了。”井女士說。

                  因李剛在鄭州市骨科醫院住院,店里臨時找來幾個伙計,李剛妻子井女士帶著3歲女兒,既要往返醫院照料丈夫,還要負責面館生意。做面、端面、收賬、洗刷……井女士和幾個伙計忙得腳不沾地,連哭鬧的女兒都顧不上。

                  愛心食客李曉華和老公從鄭州西環趕到店內吃面,見到井女士,同是做母親的兩個人握手落淚?!昂苄∥腋赣H就去世了,現在我也有孩子,特別感同身受”。

                  中午時分,小小刀削面館人聲鼎沸。8張桌子座無虛席,還有一些網友在門外等著。

                  【特寫】

                  食客吃碗面

                  碗下壓500元悄然離去

                  因愛而來,面的價格沒人計較。昨日,一位穿藍色上衣的先生,吃完一碗砂鍋后悄然離去。等店伙計收拾碗時發現,碗底下壓著500元錢。

                  愛心的哥王偉、“趕著毛驢逛街”等人“組團”來吃面,有位的哥還從禹州趕來。因店里人多,幾位的哥站在店外頭排隊等著。

                  常做公益的魏曉軍、宋偉等人結伴而來,要了面還有菜。“西瓜哥”常贊也來到店內,安慰井女士堅持下去。“暖氣哥”洪茂森趁井女士不注意,把善款放到吧臺上的報紙底下。

                  中午時分,井女士把記者拉進操作間,“姐,你看,剛有人塞給我錢,只留了個‘劉女士’、‘魏先生’,都不留聯系方式,這叫我以后咋還啊?”

                  【媒體】

                  采訪之余不忘吃碗面

                  李剛一家的遭遇引起省會媒體的關注,采訪的同時,吃面表達愛心。

                  上午11時許,李剛位于鄭密路與沁河路口附近的“李記鹵肉刀削面館”,已經坐了一些專程趕來吃面的人。河南電視臺8頻道《百姓》欄目、鄭州電視臺《鄭州大民生》欄目正在記錄這感人的一幕。

                  鄭州晚報記者張錫磊、廖謙和幾個朋友過來,專程吃面。而東方今報出版部楊眉一家前來吃面,看到人多,“打包帶回家吃”。

                  東方今報記者采訪時發現,不時有媒體記者還有一些公益拍客陸續前來。

                  昨日下午,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食客準備者》編導齊全要走李剛妻子井女士的電話,表示想做一期節目,“晚上準備過去”。

                  昨晚,河南電視臺法制頻道《法治現場》記者張曉雯同樣詢問井女士的聯系方式,“準備晚上過去”。

                  東方今報記者了解到,還有一些媒體從業者,悄悄捐款奉獻愛心。

                  【收獲】 一天賣出300碗面

                  昨日下午,趁店內不忙,李剛妻子井女士趕緊去菜場補貨。

                  井女士盤算了一下,僅昨日中午,賣出近200碗面。井女士說,除了關注他們的媒體增多,很多市民、網友打來電話問候,心里很溫暖。

                  昨日21時許,李剛妻子井女士還在忙碌當中,一撥撥的愛心食客讓面館推遲關門。井女士介紹,一天下來賣掉近300碗面(加上砂鍋),一天內現場又接到捐款5100元,這不算全天營業額和李剛銀行卡號接到的捐款。“除了感謝,還是感謝?!?/p>

                  【妻子】 “把病看好 以后從頭再來都中”

                  昨日,李剛依然在鄭州市骨科醫院接受治療,人看上去特別虛弱。

                  “以前店里的活兒都是我一個人扛,現在交給媳婦,一個女人家還帶著孩子,我真不忍心?!崩顒偪嘈χf。以前,他們夫妻倆在馬路邊賣烤串兒4年,一心一意做生意,踏踏實實過日子,再苦也是甜。

                  去年“十一”,李剛得病住進醫院。晚上,井女士和3歲女兒到病房陪丈夫,她們娘倆打地鋪,只有白天,女兒才睡在爸爸的腳頭?!按埠苄?,他的腿不能碰?!本空f,3歲女兒懂事地說“嘟嘟不碰爸爸”。

                  夜里,李剛疼得睡不著,找來止痛片吃下,還是疼痛難忍,“我就心疼,疼得很,沒辦法……”井女士說,“想盡辦法把病看好,以后從頭再來都中?!?/p>

                  【醫院】 下一步將手術切瘤 換人工半骨盆

                  昨日,對于李剛的病情,鄭州市骨科醫院骨腫瘤科副主任王順利介紹,李剛患的骨肉瘤屬惡性腫瘤,治療方法就是化療、手術、再化療。下一步準備的治療方案是,做手術,把瘤切掉,換一個人工的半骨盆。

                  “瘤子長在了他的胯骨上,周圍有血管、神經,跟骨盆內臟相鄰,會危及生命。目前,他的癥狀比較重,瘤子非常大,骨盆前后長得像菜花一樣?!蓖蹴樌f。

                  醫院的張大夫說,李剛目前急需手術,否則前期化療會前功盡棄。

                  省腫瘤醫院副主任醫師陳小兵說:“這個病花費很大,會使病人很受罪。藥物劑量要遠遠多于治療其他癌癥。”

                  東方今報對李剛的持續報道,也引起鄭州市骨科醫院的關注。

                  昨日21時許,該醫院黨辦主任海寧表示,他們也會去吃面支持李剛,同時,海寧還透露,院方會盡最大努力幫助李剛,比如提供住院便利,積極幫忙申請一些愛心基金等。

                  還有一個好消息是,醫院把李剛的資料發往北京,已經定制了手術用半骨盆假體。

                  今天,骨科醫院會專門對李剛的治療和幫助做研究。

                  ■ 對話

                  “希望大家多來吃碗面 畢竟是勞動所得”

                  記者:今天有哪些人看望你了?

                  李剛:電視臺、網站、電臺、DV拍客來了幾家,還有愛心順風車的群友,留下善款。聽媳婦說店里的媒體、好心人更多,她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記者:雖然你一再表態拒絕捐款,但很多人自發給捐款,你怎么看?

                  李剛:我也不知道該咋說了。我昨天晚上把順風車網友以及不知名的網友捐的錢湊了1萬元給醫院,先把手術用具給訂下。如果將來需要讓我做啥,我一定回報。

                  記者:聽你愛人說還是想轉讓面館?

                  李剛:不轉咋辦?離手術費差太多了,轉店是一個根本的解決方法。另外就是心里覺得不得勁兒,就是不得勁兒,你說你一個大老爺們兒,讓大家來吃面的,咋整來整去整成接受捐款了?

                  記者:如果大家把錢給你湊齊了,讓你“?!弊〉?,你怎么辦?

                  李剛:這當然是好的了,但是我還是希望不麻煩大家,說實話,我最怕別人說我炒作,心里特別害怕。

                  記者:你重病急需用錢,為何只希望大家去吃碗面?

                  李剛:我最早的想法可簡單,就是希望大家多來吃碗面,因為咱畢竟是靠勞動所得?,F在整成了捐款,是誰的錢將來還要還;如果找不到捐款人,咱就回報社會,畢竟誰的錢都來之不易。

                  有一種真誠 能震撼人心

                  □東方今報記者 劉克軍

                  上中學那會兒,學過一篇課文,叫《一碗陽春面》,一家三口的堅強向上,面館老板和顧客的人性之美,至今還溫暖心間。這兩天,鄭州數以千計的網友,也在尋找一個面館,相約“一起吃碗面”,抱團體驗一碗面里的溫暖。

                  面館很偏,鄭密路沁河路口,但大家爭相前往;名字很土,李記鹵肉刀削面館,但大家覺得親切;不算特色,但網友覺得味道很美。

                  (一)

                  李記鹵肉刀削面館的老板,也叫李剛。

                  可他命不好,得了骨肉瘤?!叭舨皇且驗檠绢^,我就想這么算了”。

                  39歲才有女兒,3歲的女兒是他的貼身小棉襖。每天,看著女兒在他病床的另一頭睡著了,他都會心痛:若自己“算了”,誰來照顧女兒?

                  煎熬很久,他在東方今報“愛心順風車官網”發了個帖子:“可不可以來我家吃碗面?這樣,我的妻子就可以多賺一點錢,可以照顧我的3歲女兒?!?/p>

                  他相信,有個面館,只要有人吃面,就可以過下去。

                  這,算是請求嗎?

                  “吃一碗面”,“讓妻子多賺點錢”……這種真誠,突然就像一顆炮彈,擊中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病人,比他病重的、可憐的、無助的、絕望的,呼天搶地的、沿街乞討的、怨天尤人的、自暴自棄的,很多很多。

                  可是,從沒有像今天這樣,一個男人、一位丈夫、一位父親,用這么真實的、坦率的、怯弱的表達,打動了無數人的心靈!真誠得讓我們無法拒絕!

                  忽然想起了兩句話:一句是,你能自救,上帝才能救你;另一句是,真誠是世上最震撼人心的力量。

                 ?。ǘ?/p>

                  可不可以來我家吃碗面?

                  數以千萬計的網友回答“我去——”。

                  在這個殘雪未融的晴天,他們忘記了道路的擁堵、拋棄了工作的煩躁、清空了內心的苦楚,迎著20天來唯一的藍天陽光,從四面八方趕到這個不太好找的面館,心甘情愿地讓李剛的妻子“多賺一點兒錢”。很多人還心甘情愿地把一沓沓的錢壓在面碗下,悄無聲息地離開。

                  這一刻,沒有貧富差距,沒有地域歧視,沒有冷漠隔閡,沒有諷刺挖苦,有的只是網友們的一腔赤誠,有的只是一碗面的溫暖,有的只是舉手之勞的幫扶,有的只是人們最初的善良。

                  “一碗面的真情,鄭州真的好溫暖?!蹦?,感覺到了嗎?您,看到了嗎?

                  《無間道》里有一句歌詞:我們都在趕路,忘記了祝福,在失望中追逐偶爾的滿足。

                  如果有一天,我們突然停下來,開始選擇祝福,祝福自己,祝福身邊的人,是不是一種更大的精神富足?

                  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是向善的,都是疲憊的,都需要相互祝福,抱團取暖,為什么不呢?我們拯救李剛,何嘗不是拯救自己脆弱的心靈?我們拯救李剛,何嘗不是在重拾內心深處的真誠和溫暖?

                  那么,為什么不呢?

                  網友神回復:吃面去!組團去!必須去!

                 ?。ㄈ?/p>

                  一碗面,能有多少賺頭?真的可以拯救一份親情嗎?

                  李剛沒有想過,他的妻子小井不敢去想,他們3歲的小女兒還只懂得“床很小,爸爸的腿不能碰”。

                  但數以千計的網友們相信,滴水可以穿石,溪流可以匯成大海,螞蟻甚至可以搬走泰山。

                  那么,飯,總是要吃的,在哪兒吃不是吃?一碗面,似乎無足輕重,但是,千萬碗面,是不是就可以讓這么一對“米面夫妻”度過劫難?如果這個愛心面館得以保存,是不是就可以在為李剛保留生活來源的同時,為鄭州保存一份愛的象征?如果這份愛的象征存在,是不是就可以時常鏡鑒我們這座城市的文明,乃至每個人的內心?

                  是的,國家有居民醫保、新農合,還有大病救助。但是,這張網還不足以籠罩所有的病痛和疾患。比如西瓜哥常贊、比如李爭輝、比如李剛。我們見過了太多的心痛和苦難,逐漸學會、也必須明白要抱團取暖。

                  這一次,我們在“組團吃面”的身影中,看到了“西瓜哥常贊”、“餃子哥王孝力”、“順風哥李紀宗”,等等。我們甚至看到了每次公益活動必不會少的“天使投資人趙詣”、“電視臺主持人丁潔”、“吾知吾味”、“太極魏曉軍”,等等。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離群索居。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國。你做了什么,中國便呈現什么。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大愛之城、美麗中國的名片。

                 ?。ㄋ模?/p>

                  一如這次破天荒的面館“廣告”,一如這次“組團去吃面”的承諾,一如這些前赴后繼的愛的剪影……

                  我們認為,這是對這座城市、對自己內心的特別善意和溫柔。

                  一碗面的真情,您愿意嗎?

                  吃的是熱乎的面,留下的是真誠的心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張曉冬 攝

                責編:張靜潔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媒體人

                • 郭蕊

                  郭蕊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好房好家》主持人郭蕊

                • 依明

                  依明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民生熱線》主持人依明

                • 容帆

                  容帆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富黃金檔》容帆

                • 何君

                  主持人何君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何君

                • 李莉

                  李莉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李莉

                • 晨風

                  晨風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晨風

                活躍網友

                    ? ?